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孙宜学: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核心共识
2025年07月13日 20:5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13日电(记者 许婧)国际中文教育作为新时代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世纪工程,既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晴雨表”,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桥梁。其发展已超越单纯的语言教学,成为融通中外文明、促进国际理解的重要支点。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提出,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推动其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综合实力提升同频共振,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国内外业界亟需凝聚以下三大关键共识:

  共识一 高质量发展必须锚定国家战略需求

  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国家形象海外塑造、国家利益全球拓展的基础工程,服务于三大核心国家需求:经济赋能,培养“中文+”复合型人才,破解跨国合作中的文化认知壁垒,助力技术合作与经贸往来。外交赋能,提升外国政商精英的中文能力与政策理解度,构建“语言-认知-信任”的转化链条,降低战略误判风险。文化安全赋能,系统化推进语言教育,有效对冲西方话语霸权,降低“中国威胁论”认同度,筑牢认知防线。唯有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国际中文教育才能突破工具性局限,升华为世界认知新时代中国的基础学科,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语言解决方案。

  共识二 高质量发展需在特色发展中实现动态均衡

  全球中文教育发展呈现显著不均衡态势:起步早晚不一、政策支持各异、发展模式多样、创新程度参差。面对这一现实,追求整齐划一的高质量既不现实,也无必要。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于:尊重差异,承认并接纳各国各地区发展的独特性,避免“一刀切”标准。特色引领,鼓励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和优势领域。均衡协调,以特色发展为前提,以均衡发展为保障,构建“差异共生”的生态体系。 通过特色与均衡的辩证统一,方能破解全球发展不平衡困局,实现“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的和谐境界,为全球教育公平提供中国智慧的实践样本。

  共识三 高质量发展亟需攻坚克难的系统性突破

  百年变局下,国际中文教育面临多维、系统的挑战,亟需聚焦关键瓶颈,实施攻坚突破:国际关系维度,破解地缘政治博弈与教育主权疑虑,应对部分国家将中文教育纳入“制度竞争”框架的挑战,缓解新兴市场对“文化渗透”的担忧,在欧盟、东南亚等地区争取教育标准话语权。语言文化生态维度,解决供需结构性矛盾,应对Z世代“游戏化”“碎片化”学习需求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破解教材适配不足、师资结构性短缺、评价体系脱节、数字资源鸿沟等供给侧难题。技术赋能维度,应对智能革命颠覆性挑战:化解机器翻译对学习动机的冲击,融合元宇宙等新技术重构学习路径,平衡沉浸式体验与传统课堂,防范数据主权与算法偏见风险,推动建设安全、包容的全球中文教育大数据平台。唯有集中资源,在关键领域“攻坚拔点”,才能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赢得时间。这种集中力量破解系统性难题的范式,既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也为全球语言教育贡献了融合文化主体性与技术现代性的中国方案。(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