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5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15日获悉,为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破解各学段思政教育衔接难题,探索案例教学在思政课中的创新应用,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首届案例教学展示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活动。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思政课专家以及多所中小学的思政课教研员和骨干教师齐聚一堂,以“案例为桥、学段融通”为核心,共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
据悉,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自年初启动案例教学改革工作以来,成立了案例教学团队,制定了相关工作细则,深入推进访谈调研和案例开发。本次展示活动是落实思政课案例教学改革的首期成果展示,主要包括五个不同主题的案例教学设计。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的生动实践为例》以“上合基地”开展的成员国法官研修班、全球安全治理高端论坛、智库建设等实践,生动详实地阐明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明确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义勇军进行曲: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生动实践》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诞生历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爱国情怀。
《黄桥村的振兴之路——以党建引领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聚焦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黄桥村以党建引领新农村建设的“黄桥模式”,通过“黄桥经验”引导学生理解基层党组织发挥的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理解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意义;《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以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活动为例》以学校“模拟法庭”活动为线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法治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养成法治思维习惯、提升法治素养。

三位思政课专家对案例进行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了案例教学团队的教学创新和学理深度,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设性意见。与会专家表示,案例教学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是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评审专家与参会嘉宾均表示,这是一次“立足实践、聚焦问题、面向未来”的推进思政课探索和优化案例教学的积极探索。
与会大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以“案例共研·学段融通”为主题进行了一场“跨学段、接地气、有实效”的思想碰撞。围绕一体化育人机制进行了深入研讨,探索了“共学共研共讲共践”机制,进一步推进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推动思政课协同建设与资源共建共享,构建“高校出理论、中小学出实践、教研机构搭平台”的育人新模式。
本次活动是探索思政课案例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实践,也是以案例教学为抓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益尝试,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凝练成果,推动思政课案例教学体系化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努力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
据悉,上海近年来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此次上海政法学院展示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小切口”折射“大主题”,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以“跨学段”共商“育人策”。未来,上海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将逐步实现“学段融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全学段覆盖、全链条衔接的思政育人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