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3日电(李佳佳)以“产医融合、协同发展”为主题的2025美兰湖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大会22日在上海宝山举行。来自政府部门、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生物医药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打通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再到产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创新成果更快惠及患者、服务民生。
当前,上海宝山区生物医药产业正加速迈向产医融合发展新阶段,创新资源持续集聚,产业能级稳步提升。全区共有在研及上市药品管线超50条、医疗器械管线超200条,布局概念验证中心7家,与市第九人民医院、瑞金医院等研究型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以“科学问题+临床验证+应用示范”模式推动技术成果高效转化落地。“先投后股”“创新联合体”等国家级创新改革试点持续演进,“先投后股”累计立项支持创新型生物医药项目7个、支持资金近5000万元;体外诊断、合成生物、小分子药物、菌群移植等四家创新联合体携手高校院所、研究型医院、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前沿课题。
会上,上海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邓小冬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是宝山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宝山坚持以“产医融合”为主线,打通科研、临床与产业壁垒,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真实世界。当前,全区已初步构建起以精准诊疗、细胞治疗、合成生物为重点的“3+2+N”产业体系,集聚生物医药企业430余家、规上企业70家,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未来,宝山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欢迎更多生物医药企业落地发展,以更高效的服务打造产业发展的首选之地,让“美兰湖畔·全球药谷”成为引领区域生物医药创新变革的鲜明标识。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局长级干部谢文澜指出,过去一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壮大,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全链条政策加速落地,企业投资持续加码,新优药械加速应用,国际合作成果丰硕,越来越多的“上海方案”“上海药械”走向世界。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巡视员郭术廷则称,上海作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始终坚持药品安全为底线、促进医药发展为目标,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深化药品监管改革,推动创新药械加速落地。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是“张江研发、上海制造”的重要承载区,希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深化“产医融合”实践,推动科研、临床与监管协同发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创新与转化。
大会上举行了上海市生物医药产医融合研究会揭牌仪式。研究会作为全市推动产医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将聚焦创新药械研发、临床验证与成果转化,推动科研与医疗资源协同发展,助力宝山打造产医融合示范高地。
此外,大会还发布了宝山区产医融合十大举措,举行了宝山区生物医药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重大疾病领域先进制剂产业化项目等17个重点项目与落地街镇签约,总投资超20亿元,涵盖研发中心、运营总部、制造基地、跨境交易平台、孵化器等多种业态,为宝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