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7日电(记者 缪璐)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夏阳街道紧扣上海市2025年度“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改革要求,聚焦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开办流程中的堵点难点,系统性推进开店“一件事”改革。自2025年7月试运行以来,通过“管理要求一次告知、街道事项一站办理、审批监管一网联动”模式,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创业者的困惑:开业准备像“拆盲盒”
开一家小店有多难?除了办执照,还要考虑招牌备案、垃圾分类、门责管理、排水许可等诸多环节。以往创业者需自行对接不同部门,材料要求不一,流程错综复杂。“以前开店像闯迷宫,现在就像装了‘导航’,一次就能搞定!”在青浦区政务服务中心,刚办好饮食店手续的朱先生一脸轻松,“之前听说开店要跑七八个部门,准备一摞材料,没一两个月根本办不下来。现在我只来了一次就办完了,太省心了!”朱先生的便利,就得益于夏阳街道最新上线的开店“一件事”集成服务。夏阳街道在青浦区数据局指导下启动改革,成立由街道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通过整合分散在市场监管、城管、环保等8个部门的17项业务,实现创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贯通。现如今,创业者开店只需面对一个窗口,平均办结时间从近一个月压缩至一周以内,办结时限压缩超过70%。
“开店导航地图”:为选址装上“智慧大脑”
“选址更像是‘拆盲盒’。”有创业者坦言,“花重金租下店面后,才发现该地段不允许经营餐饮,前期投入全部打了水漂。”为此,夏阳街道深度剖析近年来涉企热线诉求,结合空间位置等信息,精准锁定油烟、噪音扰民等高频投诉点,并通过大数据和AI手段试点推出“开店导航神器”。依托大数据平台实时更新,整合业态热度、空置率等关键指标,精准排摸辖区2513家店铺信息,为构建选址风险预警模型奠定基础。
据工作人员张翔介绍,输入意向地址后,地图能够智能分析周边环境,标注居民区、学校、医院等设施,并以红绿灯颜色提示是否适合开设餐饮、KTV等业态。该地图还展示行业热力分布与空置店铺位置,帮助创业者“一图掌握”商圈全貌,实现科学选址,相当于为创业决策装上“智慧大脑”。运行以来,该工具月均访问量超过300人次,已有20多名创业者借助其成功开店,并实现稳定经营。
帮办专员全程服务:从“你来找”到“我帮你”
除了技术赋能,专业的帮办队伍是另一大特色。政务中心专窗提供“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站式服务。“我们提供全流程的免费指导与代办服务。”专窗工作人员介绍,帮办团队会协助创业者完成从填表申报、证照调取到进度跟踪、审批协调等各环节工作,这种从“你来找”到“我帮你”的转变,让原本复杂繁琐的行政流程变得简单透明。试运行以来,已有27家店铺通过该绿色通道顺利、快速地实现开业。
此外,服务模式的创新也显著降低了创业者的时间与精力成本。通过“一窗受理、内部流转”机制,创业者无需在不同部门之间多次奔波,对符合条件的事项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据统计,自该项服务试点以来,群众满意度达到100%,专业、周到的帮办团队多次获得创业者及相关方面的好评与点赞。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能与温度,也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线上线下:服务持续升级
线上,开店服务已全面入驻区级“一网通办”平台,汇聚了市场主体登记、店招管理、装修备案等核心事项,实现了电子证照一键调用、申请材料智能复用和办理进度实时可查,让创业者轻松实现线上“一站式”办理。同时,AI数字人“智”小青同步上线,它通过学习海量政务知识,能精准解答90%以上的常见问题,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在线智能导办。
线下,夏阳街道制定发布了《夏阳街道办事指南》,清晰说明了“开店前准备”与“日常经营要求”,为创业者提供了全面的合规指导。针对经营场所租赁协议环节,编制了《经营场所租赁协议必备信息提示范本》,为群众提供精准、规范的申报参考,切实提升业务一次性通过效率。夏阳街道经济服务办副主任蔡玉舟表示:“街道的目标是让政务服务如‘网购’般便捷,下一步将继续优化流程,加大政策宣传,助力每一位创业者轻装上阵。”
在区数据局与政务服务中心的统筹推动下,开店“一件事”改革已在区级层面全面铺开。夏阳街道通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精准化解创业者“无从下手”的难题,实现“一键导航”的流畅体验,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样板答卷”,为创业梦想铺就一条平坦顺畅的实现之路。(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