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组团式”帮扶带动广南县医疗、教育发展
2023年08月25日 12:59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25日电(记者 陈静)2022年7月,上海市第十二批援滇医疗人才千里奔赴勾町故地—广南,开启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的新征程。

  记者25日获悉, 上海援滇医疗帮扶团队用活优势资源,协调上海市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静安闸北中心医院为患者开展远程联合会诊,推动“人在广南,问医上海”的“云医疗”服务不断深化;多次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专家团队下沉指导,通过技术带教、查房会诊、科研教学、业务培训等方面,为广南县人民医院“强筋壮骨”;以上海市中医药大学岳阳医院肝科祝峻峰教授到院授课为起点,结合临床课题实例举办科研能力提升等主题培训班10场次,建立临床医技科室科研网格体系,为医院开展科研埋下“伏笔”,实现医疗质量和科研能力的“双提升”。

  走进广南县人民医院,在上海静安区援滇医疗队专家陈炜的带领下,县医院医生们正观察着一名59岁颅内肿瘤切除患者的恢复情况,而在以往这一类神经外科技术往往需要患者赶到省城里的大医院才有条件获得治疗。

  为切实提高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帮扶团队先后深入十余个乡(镇),实地走访二十余个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进行梳理研判、摸清底数,结合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现状、运行存在的问题短板,在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上统筹谋划,进一步打造一站式救治体系。目前,城区4家公立医疗机构、21家乡镇卫生院以及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的医共体已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切实打通健康帮扶“最后一公里”。

  帮扶团队通过手术带教、教学查房、学术讲座等方式,不断培养专科人才,实现“输血”向“造血”的帮扶转变,“患者不动专家动,足不出县治大病”的惠民举措不断深化。截至7月,共开展右侧颞骨占位性病变切除术、中颅底病变硬膜外入路切除术等5项新技术26例,填补了县级乃至州级医院的多项技术空白。共接诊门、急诊患者1620人次,教学查房780余次,手术382人次,手术培训344人次,举办学术和培训讲座、培训班61次,共培训人员2899人次,疑难病例会诊393人次,梳理规范规章制度30余项,全面提升医护人员的诊疗技术,推动医院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帮扶团队始终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创新带教方式,不断培养专科人才,实现“输血”向“造血”的帮扶转变。2022年至2023年共分两批次选派医护人员到上海市帮扶医院进修神经康复、康复疼痛专业,同时,积极申报成为高校附属医院。这样一来,高校的专家教授既可以成为医院的专家,医院的专家也能到高校进行授课,如此良性循环,不仅能为医院带来专业支持,还能吸引大量高校人才就地发展,为医院提供人才支持。

  近年来,广南县在上海市派出总共十二批次援滇医疗人才的帮扶和援助下,积极整合医疗资源,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致力打造便捷、经济、高效的诊疗服务体系,为全县医疗保障取得卓越成效夯实了基础。人才来了,如何留得住、留得安心,如何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如何更好把人才资源转变为当地突破发展瓶颈的动能。广南县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除了全方位提前统筹落实“衣食住行”之外,在中央“组团式”帮扶团队到来的“第一时间”,就完成任命帮扶医疗队队长袁旻健为县人民医院院长任命工作,同帮扶团队协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并协助做好选派专家人才考核工作。

  “我们的目的就是做好人才的“娘家人”,利用组织优势和组织资源‘扫平’人才安心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更好的为全县中心工作服务。”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谭海云介绍道。广南县还在平台搭建、医院“自主权”上积极探索,不断落实科室机构、中层干部任免、中级职称聘任、自主招聘、新技术新项目备案等自主权利,支持医院在医疗业务收支结余总量中按5%—10%的比例提取一定资金设立“医教研人才发展基金”,与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建立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与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达成合作办学协议,推动广南县人民医院诊疗服务、人才培养、医教研能力提档升级。

  “选派团队毕竟有限,而患者的就医需求是无限的,远程医疗为此提供了高效能补充,让先进技术留在广南,让‘新生血液’留在广南。”帮扶医疗队队长、广南县人民医院院长袁旻健表示。帮扶团队专家们通过推进“人在广南,问医上海”的实践。全方面帮助广南建立临床医技科室科研网格体系,为医院“强筋壮骨”,实现医疗质量和科研能力的“双提升”。还多次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及上海市中医药大学岳阳医院专家团队到广南“线下”指导,以技术带教、查房会诊、科研教学、业务培训等方式,结合临床课题实例举办科研能力提升等主题培训班10余场次,进一步撬动后方资源。

  “帮扶医疗队通过实地走访全县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以医共体平台为依托,为我们的基层卫生院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出谋划策。把上海的先进医疗资源延伸至基层“最后一公里”,真正造福农村群众。”坝美镇卫生院院长吴传友介绍道。

  今后,广南将继续配合好援滇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不断巩固健康帮扶成果,紧紧抓住医疗帮扶机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提质升级,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县域内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

  除了医疗帮扶,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页为广南县发展助力。 帮扶团成员们以自己深厚的援滇情怀和教育情怀,扎根乡村振兴一线,把课堂当作“主战场”,不断为广南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动能,以微光笃行,照亮广南山区孩子的教育梦。2022年8月,对石裕雄来说,是人生难忘的转折点。与他前后陆续抵达广南县的还有来自上海市静安区、楚雄州以及文山州8所学校的17名老师。带着使命和担当,他们背起行囊,正式开启了跨越山海的教育帮扶征程。

  帮扶团队深入一线进行了细致扎实的调研,多方面了解学校办学的起点、现状、特点与困难,力求提高教育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到学校后,我们第一时间走访了学校全部的13栋楼,全面查阅了学校现有的共22类、约31万字的主要规章制度与要求,并对师生开展多方位多维度的访谈,撰写了学校调研报告,为后期针对性开展帮扶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援滇帮扶人才、广南县第十中学校副校长孙志娜说。帮扶团队时不我待、务实重干的精神,大大提振着广南教师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信心。

  “那时刚到学校不久,便面临2022级新生报名后学校教室和床位紧缺的难题,但我们坚决不放弃一名学生。”为解决场地不足问题,上海援滇帮扶人才、广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张骏校长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多方寻找合适的临时办学地点,用7天时间将广南县第一中学老科技楼和阶梯教室改造为宿舍和教学区,将民族职业高中综合高中部近400名学生整体搬迁至新的临时过渡校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应收尽收。

  为改善广南学校办学条件,帮扶团队多方联系,多次为学校筹集电脑、希沃一体机等教学设备,争取善款添置体育运动设施器材,解决学校办学中的硬件不足问题。助力广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与上海民盟同舟公益基金会、上海逸夫职业技学校分别签订了“职教展翼计划”和“职教共富”彩虹计划联合办学协议,广南县第十中学校联系上海市崇德应用心理科学研究院三位专家资助6名学生,引进上海青青公益乡村女学生资助项目连续三年资助48名女学生,让乡村学生能在“家门口”上好学。

  据悉,以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为契机,广南县深入开展交流互动、送教下乡、跟岗学习和结对帮扶等“师带徒”活动,通过“点对点”“手把手”方式,传授先进经验理念,分享教学设计及优质资源,把上海、楚雄、文山学校的优质资源和教学经验引进来,推动“组团式”帮扶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让帮扶成效辐射到广南各乡(镇)中小学校。

  去年以来,在“组团式”帮扶干部人才的牵线搭桥下,广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与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曲靖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优质公办大专院校签订“3+2”联合办学协议,共联办8个专业。同时对接海昌海洋公园、星河湾集团、丽呈酒店集团等上海优质企业,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就业平台,拓宽了学生成长成才平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

  此外,在“组团式”帮扶的助推下,广南县民族职业高中学还于2022年9月成立了学生健康发展中心,全面关注学校师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县民族职业教育事业培育健康发展、终身发展的优秀人才,努力办好百姓满意的广南职业教育。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