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青年发展型城市如何吸引青年和留住青年?青联委员这样说
2024年01月19日 10:37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19日电(记者 许婧)1月18日,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会议选举邬斌为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席,钱志刚、李俨达、张彦、体廷、张金全、陆朝阳、俞文杰、牛俊坡、姜雪峰、朱洁静、徐莉佳、廖专、胡承、宋寅、徐仁彬、许涛芳、包鸿勋、张子轩等18人为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席。

  公开资料显示,邬斌,男,1981年1月出生,汉族,籍贯上海,全日制大学,历史学学士、哲学学士,公共管理硕士,2003年8月参加工作,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现任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副书记、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自媒体从业者、新就业群体、高校学生……在本届上海青联的委员结构上,党政工作者、企业负责人的比例大幅下降,一线劳动者、科技青年人才等比例不断攀升。在本次大会上,委员们纷纷立足青年实际需求,为更广泛的青年群体“代言”。

  关注青年急难愁盼,为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青年科技人才正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当代中国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动同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信息革命深度融合。作为本届上海青联的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俞文杰关注到,长期深耕一线的青年科技人才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与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合作交流机会、渠道和平台指引。对此,他通过提案建议,搭建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构筑国内国际沟通交流渠道,通过举办产业主题论坛、战略咨询会、科技论坛、科技竞赛、企业家茶话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提高青年人才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中的重要力量,希望可以借助青联的平台,让科技青年可以通过跨领域、跨产业链的交流来发掘青年科技力量的潜力,相互促进,相互提升,让青年科技人才的力量更好地团结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俞文杰还建议,建立行业骨干企业创新成果需求池,形成“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重点围绕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重大装备等薄弱环节,推动青年科研力量与产业力量协同创新。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检验科、输血科、核医学科副主任陈秋丹则关注到,随着就业压力和生活成本的提高,在医疗行业中出现了青年人才流失的现象。因此,她提交了一份关于青年发展型城市如何吸引青年和留住青年的一些保障性措施的建议。她建议,进一步落实租住同权来减轻居住压力,弱化户口与公共服务的关联,让更多人群享受到城市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福利,从而让青年把“想来”的意愿转变为“想留下来”。她还建议,完善养老建设及医保结算流程,比如在医保账户允许本地家庭成员共济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门诊费用“异地医保,全家共济”的直接结算,让外地来沪青年的父母和子女也能享受这类实实在在的便民措施,从而减轻青年群体后顾之忧,让青年从“想留下来”变成稳定地“留下来”。

  重点群体多元选任,做畅通基层的“代言人”

  除了高精尖领域的从业者之外,更多“接地气”的青联委员也生动诠释出,往日的“距离感”正逐步变为今天的“归属感”。已从事街舞编舞工作14年的李春林因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国际街舞大赛等被大家所熟识。这位首次参会的“新面孔”表示,参加此次青春盛会,真切地感受到了共青团对新兴领域青年的关怀,“希望我们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街舞青年,扛起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担当,用中国街舞讲好中国故事。”李春林和同伴们一直在探索将戏曲、武术、民族舞等中国传统文化和起源西方的街舞融合起来,通过中西合璧的国潮创作出新时代的中国街舞。“希望通过青联的大家庭团结更多的街舞青年,创新国潮、国风街舞的形式,在世界的舞台上,用中国街舞彰显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展现青年力量!”

  作为一名90后自媒体创业者,上海昆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睦洋和团队先后创作了多个兼具话题与人气的爆款漫画作品,深受网友喜爱。在他看来,作为互联网内容的生产者,之所以可以拥有便利的渠道和自由的空间来为自己的热爱进行创作,正是得益于国家的强大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一名“老委员”同时也是本届青联的“新常委”,胡睦洋希望自己勇担新使命,依托青联的广阔平台带动更多优秀青年,一起为更广大的青年群体发声,为解决青年急难愁盼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和实事。目前,他正在关注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希望未来能从青年的层面推动相关立法,让法律促进人工智能向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从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主席,到本届市青联副主席,复旦大学研究生李俨达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这位00后表示,从学联到青联,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自己要从更高的层面来思考和研究青年工作,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把党和团的温度传递给青年,也借助青联的平台发出学生的声音。年轻也意味着更大的成长空间,李俨达希望把学联的工作更好地融入到青联工作中,比如在就业等青年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方面,立足实际需求,充分发挥青联的优势,为大学生和企业牵线搭桥,链接更多就业岗位资源,让他们更愿意留在上海,为上海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实现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