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如何看待数字生命服务?业界线上线下话清明
2024年03月31日 20:45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31日电(郑莹莹)“不同的文化和个人可能对死亡有不同的看法和体验。”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王计生说。第六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31日在线上线下举行。

  王计生表示,随着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人们的殡葬观念也发生改变。

  同济大学艺术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周彬介绍了生命教育课程,即:利用音乐、绘画、舞动、戏剧等非语言的艺术疗愈手段,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五感六觉,启发学生感知、觉察、体悟、成长。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贾晓明和大家一起探讨了中国文化中有哪些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如仪式、节日等,并提出了如何构建本土的、基于中国文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她认为清明节提供了公开的、持续性、规律性表达哀伤的机会,在连接中获得安全感、稳定感和一体感,而清明节的哀伤也是一种积极的应对过程,允许表达,面对生活,升华情感。

  帆书App创始人、首席内容官樊登认为,我们最基本的底线来自于对死亡的敬畏,“存在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死亡是这个世界最精妙的设计,没有死亡,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会突然之间丧失所有意义。所以我们面对死亡,不能只有贪恋,要有感恩,这样才能更加坦然地面对死亡。”

  最后,论坛形成并由知名医学人文学者、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一方宣读“2024年北大清明论坛共识”。共识提出“人类的死亡认知、信念、风俗、价值各不相同,它们共同汇聚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与精神家园。”这意味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片面地、简单地理解死亡,而要从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灵性的等系统角度看待死亡问题。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看到人类与死亡共存的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文化之价值,找到超越死亡的力量源泉与文化精髓。(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郑莹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