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2日电(记者 陈静)2日,《曹家渡街道小区树木遮挡治理工作指引》发布,推广四和花园居民区在小区树木修剪工作中“党建领航+专业支撑+网格共治”的成功经验。

这是全市首个街道级小区树木遮挡治理工作指引。曹家渡街道在上海首创“居民区林长-社区园艺师-网格应急队”三级小区树木遮挡治理工作架构,创新建立“三级治理闭环”工作流程。这一创新模式将惠及辖区14个居民区、92个小区的3.2万户居民,切实解决树木遮挡引发的采光、通风等民生痛点。

据悉,在“三级治理闭环”工作流程中,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担任“居民区林长”,统筹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通过街道东、西两个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平台,进一步凝聚辖区内多元力量共同参与到小区树木遮挡治理工作中。
街道联动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技术力量,制定科学修剪标准(如重修剪保留2/3以上树冠),严控“砍头式修剪”等违规行为。通过资源共享、社区园艺师、党员赋能网格等形式开展结对共建,在小区树木修剪工作遇到困难时,依托社区园艺师及辖区单位静安园林公司专业技术力量,加强现场指导。在末端网格处置:依托街道东、西综合网格工作站,实现12345市民热线工单、信访诉求“网格首问责任制”,建立“码上办”全域门责分级管理新模式,通过数字赋能,公众端扫码可随时反映问题、提供建议,让市民对小区绿化方面的诉求第一时间在网格内得到回应。

作为治理样板,四和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桦在现场介绍:“通过前期‘党员楼组长包干摸排-专业部门现场认定-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平台协商共治’工作流程,最终,我们仅用2天完成28棵超高层树木的回缩修剪,居民纷纷拍手称赞。”该模式核心经验被写入工作指引,并在全街道复制推广。
在此过程中,四和花园居民区精准认定标准、完善“一树一议”机制、加强网格多元共治。据悉,住宅南窗冬至日有效日照不足1.5小时或危及房屋安全的树木,可申请修剪或迁移,由区绿化部门专家现场勘验;对严重影响业主或房屋使用人采光、通风,严重影响房屋安全或其他设置安全的零星树木,由物业申请→街道林长办现场勘验→组织专家认定→启动相关程序。四和花园居民区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的治理路径,依托街道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平台,协调共治力量,最终完成修剪工作,得到居民们的充分认可。
曹家渡街道第一林长、街道党工委书记章钧强调:“我们将以小区树木遮挡治理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区绿化部门全程提供技术标准制定、专家库及应急资源支持,将静安园林公司等共建单位纳入网格,首批5名社区园艺师进驻街道东、西两个综合网格工作站,加强对小区树木修剪进行技术指导;进一步加强科技赋能,运用“多格合一”系统实现树木问题“扫码即办、一网统管”,让市民对小区绿化方面的需求在网格内能得到第一时间的回应和处置;进一步加强监管赋能,建立全市首个居住区绿化负面清单在街道落地,严禁私占绿地种菜、改建车位等行为。”

现场,曹家渡街道城运中心党支部与静安园林公司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未来三年将对14个居民区林长、92个小区物业负责人、82个业委会负责人开展专业技术培训12场,培育社区园艺师队伍覆盖所有居民区。当日,首批树木回缩修剪工程在专业团队示范下正式启动。
“让绿荫成为风景而非烦恼,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注脚。”曹家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振宇表示,四和花园树木修剪模式,将为辖区范围内的其他小区提供可复制样本,最终惠及曹家渡街道7.7万小区居民。(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