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城管执法系统第十届“7·15公众开放日”举行 发布“萌管来了”志愿服务品牌
2025年07月15日 17:26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15日电(记者 陈静)15日,上海的城管执法系统开展第十届“7·15公众开放日”活动。上海市城管执法局正式发布“萌管来了”志愿服务品牌。

 

 

   该品牌通过党建带团建,加强“政-校-社”联动,凝聚城管青年、大学生和中小学三方力量,激发基层活力,推动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在发布仪式上,上海市建设交通团工委书记英明鉴为“小萌管”志愿服务队伍授旗,城管青年、学生代表共同接过象征责任与使命的旗帜。品牌标识以执法蓝与活力橙为主色调,展现城管队员与青少年携手描绘城市画卷的生动场景,传递“守护共享”的核心理念。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团工委方面表示,“萌管来了”不仅是志愿服务品牌,更是新时代城市治理的实践探索。未来,全市城管系统将继续深化“政-校-社”联动,让城市治理的接力棒在新生代中永葆生机,让青春力量在基层治理中绽放光彩,合力展现"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崭新图景。

  闵行区吴泾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镇党群服务中心、社会工作办、文明办及辖区9所学校,累计开展23场主题活动,覆盖20个居民区,吸引400余名青少年深入城管一线。据悉,上海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以来,大学生们在城管青年引导下,形成社区治理人民建议、“00后看城管”宣传视频、城市治理课题调研报告等成果。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永刚指出,十年来,“7·15公众开放日”活动已经成为上海城管人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标志性品牌,在普法宣传、服务社会、安商惠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日,静安区城管执法局在静安区闸北公园举办“城以善治显温度 优商惠企暖民心”静安区城管执法系统第十届“7·15公众开放日暨形象推广周”主会场活动。张永刚表示, 2025年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十周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我们要锤炼过硬的作风、保持奋进姿态,用心用情走好新时代城管执法长征路:要做信念坚定的城管人,推动作风建设更加优良;要做有求必应的店小二,助力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要做为民服务的贴心人,做到服务群众更加可感。

 

 

  据悉,2025年上半年,静安区城管执法系统在上半年城管执法工作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市区组)中荣获第一。静安城管坚持以“五个城管”汇聚合力,推动执法提质增效。在深化体制改革方面,静安城管夯实区局直属中队执法力量,成立平安城管、营商环境、执法与基层治理三个专班,聚焦基层难点痛点,赋能基层执法提效;成立静安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学院,联合司法部门及各类高校,开发场景化、实操性课程,推动基层治理与执法实践深度融合;在服务民生方面,静安城管依托“多格合一”,开展城管进社区工作,持续开展对损坏承重墙结构、群租、飞线充电、夜间施工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其中拆违任务完成率多年位列全市前列。

  在法治建设方面,静安城管始终恪守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理念,筑牢法治根基,健全法治规范,加强案卷评查力度,以评查来促工作推进,以评查来促案件研讨,以评查来促领域拓展,推进重大法核案件的评查全覆盖,加强对全过程视频的抽查强度。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全面推行“检查码”机制,严格执行“无码不检查、检查必亮码”要求,确保执法过程可追溯、企业权益有保障;建立与市局法规处、发改委信用科联络机制,帮助企业在修复信用信息数据。在数据化转型方面,建立并发布以“贴心城管”为理念的进社区小程序“城管进社区”智慧云,以数字化手段撑起基层治理这张大网,形成“一社区一方案”精准服务模式,破解住宅小区管理难题,实现“数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接下来,静安区城管执法局将通过推进基层减负机制、优化营商服务机制、完善管执联动机制、深化强基赋能机制、健全投诉处置机制等,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系统谋划,聚力攻坚突破,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执法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执法效能。  

 

 

  当日,静安区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简军和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主任张纬臣为“小和普法”揭牌。张永刚局长和杨毅副区长启动静安“贴心城管进社区”智慧云。

  据悉,除主舞台外,现场还举办了游园会活动,分别设置了智慧城管、绿色城管、平安城管、贴心城管、阳光城管5个互动点位,并通过直播形式邀请市民沉浸式体验城管执法队员开展涉企行政检查的日常,让市民群众直观了解城管执法人员的行为规范及工作日常,深度了解城管执法领域各项法律法规。(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