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19日电(记者 康玉湛) 日前,以“科创聚星 赢领未来”为主题的2024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主赛区复赛在上海拉开帷幕,共90个未来产业创新项目开展路演角逐,向决赛挺进。
据悉,本届大赛共收取赛事报名总数575个,其中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126个海外项目参赛。实现了未来智能、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未来健康、6大未来产业领域、21大技术方向全面覆盖。
上海电力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健作为此次大赛的评审专家指出,上海在重型燃气轮机、燃料电堆等“大国重器”领域已取得瞩目成果,其优势在于“顶尖高校、产业链整合能力及国际化窗口”。他强调,未来产业需“容忍不确定性”,通过小场景示范验证技术可行性。上海已成立专项基金支持早期项目,并降低创业门槛,例如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拨投结合”机制,为颠覆性技术提供试错空间。
本届大赛实现“赛道领域、赛区覆盖、赛评规则、赛事奖励、赛展联动”五大升级,首次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东京、英国伦敦和四川成都,设立亚太分赛区、欧美分赛区和西部分赛区,进一步推动赛事全球化、高端化发展。
作为大赛评审专家,上海英诺厚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副总裁蔡沈阳指出,上海未来产业大赛参赛项目呈现“场景细分化、技术深度化”特征,如第四代核电、氢能存储、钠电及硫化物电池等赛道涌现出多项突破性成果。
大赛组委会方面表示,对于参与大赛的获奖及优秀项目,将在赛后享受包括赛投联动、政策支持、信贷支持、园区支持、服务支持等5大方面的多维配套服务与支持。(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