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科技助力肿瘤早知道:肿瘤检测技术解析
2023年11月22日 11:36   来源:中新网上海  

  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而肿瘤检测方法的发展为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了重要手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健康体检在城市人群中非常普及,特别是肿瘤的早期筛查是各类体检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当人们拿到体检报告时,往往非常迷茫,报告上的几个箭头能给人无穷的联想,成年人的崩溃有时候就来源于一张体检报告。平时我在门诊时经常遇到拿着体检报告来咨询的患者。之前有一位40岁的中年男性,拿着职工体检报告单,其中一项肿瘤标志物CEA(癌胚抗原)6.5ng/ml稍稍升高。问其病史,患者平时偶有腹泻,于是建议患者行肠镜检查。肠镜提示结肠有一小息肉,行息肉摘除后一月复查CEA恢复正常,告知患者其癌胚抗原升高是与其结肠息肉有关,是良性疾病,也建议患者定期复查肠镜,患者听后也放心多了。

  通过上面这一真实事例说明普通群众对于肿瘤筛查的方法及手段还比较陌生,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检测方法,将这部分知识进行科普,帮助大家了解如何检测肿瘤。

  传统的检测方法

  第一,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是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特异性的指标。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看到肿瘤标志物升高千万不要惊慌,不一定是癌症,还要结合影像学,病理检查才能正式确诊,如果单纯肿瘤标志物升高,定期复查即可,持续升高就需要警觉了。

  举几个常见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虽然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但其诊断标准需达到血清AFP>400μg/L 持续4周,或200-400μg/L持续8周。良性病变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会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其水平一般小于300μg/L。另外,妇女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高峰,一般在400μg/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癌胚抗原CEA也是接触较多的肿瘤标志物,在肝硬化、肝炎、肺气肿、肠道憩室、直肠息肉、结肠炎等良性疾病均可见到其轻度升高,一般不会超过正常值的10倍,而且健康人群中的吸烟者CEA也可升高;糖类抗原中,CA125的升高可见于良性妇科病和早期妊娠, CA199的升高可见于某些消化道炎症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肝炎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监测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但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也可见血清PSA轻度升高,另外前列腺的各种检查,如肛门指检等也可引起PSA的升高。

  第二,影像学检查:X射线、超声、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等技术。

  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成像技术、成像原理和方法都不同,检查目的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形成影像,从而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以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常规的X射线、超声、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大家都有所了解,今天我着重说一下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中文名叫做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它是肿瘤筛查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高端设备,但由于检查费用比较贵,且不被纳入医保,所以平时普通大众接触较少。我简单说一下它的成像原理:葡萄糖是参与我们人体代谢最主要的能量物质,而对于恶性肿瘤细胞而言,它会不断地摄取体内的葡萄糖,从而满足其代谢活跃所需的能量。因此恶性肿瘤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量要比正常细胞高很多。PET-CT检查所用的示踪剂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注射到体内后,可被恶性肿瘤细胞选择性的摄取、浓聚,PET与CT两种成像仪器联合互补,得到病变功能代谢及解剖定位信息,医生通过观察病灶18F-FDG浓聚的情况来鉴别病灶的良恶性。

  PET-CT一次检查可以获得两组不同性质的图像,通过同机融合,提高诊断疾病的准确性。其主要用于肿瘤筛查(尤其是在肿瘤标志物升高但普通影像检查无异常的情况下)、肿瘤良恶性鉴别、寻找原发病灶、肿瘤分期、肿瘤疗效评估等起到关键作用。

  第三,病理学检查:穿刺活检,内窥镜活检,手术活检。

  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异常,就需要进行最后一步确认,即病理学检查。相对于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是在组织和细胞水平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转归进行分析,能够从本质上揭示疾病的性质。通俗讲就是,前面两种诊断方式是间接的看,而病理学检查是直接看从人体取下的病变部位。所以病理学诊断才有了肿瘤诊断金标准的说法,医生将人体组织制作成切片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唯一直接对肿瘤本身进行的显微结构检查。

  病理检查获取标本的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1.经表皮穿刺活检针获得;2.内窥镜活检,如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3.手术切除的标本。另外还有像某些体液、如胸、腹水、尿液等也可分离其中内容物,做病理检查明确其性质,用于辅助疾病的诊断。

  病理检查包括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细胞学检查是发现异型肿瘤细胞,以确诊肿瘤。组织学检查是通过对病变组织显微镜下的直接观察,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肿瘤的组织学形态是良性还是恶性,也可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分子病理检测等手段,不仅能够确诊肿瘤性质,还可以判断肿瘤的类型、分期等。

  病理学检查虽然精确,但是最大的缺陷是必须通过有创手段获得活体组织,检查者有一定的痛苦和风险,因此它不能作为常规的肿瘤筛查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科学的进步及技术的发展,许多前沿的肿瘤检测手段便应运而生了。下面我再利用简短的篇幅作一简单介绍。

  前沿肿瘤检测手段或方法

  1. 液体活检:这是一种通过分析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DNA)和细胞游离DNA(cfDNA)来检测癌症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非侵入性、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可以用于早期癌症筛查、癌症复发监测和个体化治疗。

  2. 基因测序:通过对肿瘤组织或血液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或靶向测序,可以发现与癌症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基因突变和变异。这种方法有助于了解癌症的分子特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

  3. 荧光原位杂交(FISH):FISH是一种基于荧光标记的染色体或基因探针,对组织切片中的染色体或基因异常进行检测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诊断染色体异常相关的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等。

  4.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纳米传感器、纳米药物载体和纳米影像剂等。这些纳米材料可以提高肿瘤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可视化程度,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5. 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图像识别、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等。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AI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识别和分析肿瘤图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肿瘤检测是预防和治疗癌症的重要环节。不同的肿瘤检测方法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定期进行早期筛查以及掌握正确的检测方法,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肿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肿瘤检测方法的科普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肿瘤检测技术。同时,我们还应宣传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保持体重、戒烟限酒、增加运动等),关注肿瘤研究的最新进展,积极参与肿瘤防治工作,为构建健康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肿瘤科,朱君秋)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兵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