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全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双百强”发布
2025年11月05日 17:1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一、全国营收百强:百强总营收占比近半,广东持续领跑全国

  2024年,制造业营收百强上市企业总营收约14.11万亿元,比去年增长约0.28万亿,占制造业上市企业总营收的48.9%,较2023年略有下降,占上市公司总营收的19.6%,较2023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

  从营收规模分布来看,2024年制造业营收百强上市企业数量结构与2023年基本一致。制造业营收百强上市企业中营收规模超5000亿元的企业有4家,比去年增加1家,其中,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7771.02亿元营收首次超越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跑百强,工业富联营收规模跃升至6091.35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位;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营收规模上升至4071.50亿元成为唯一一家4000-5000亿元量级企业,宁德时代营收规模下降至4000亿元以下,其余51家企业营收规模均在500-1000亿元之间,与2023年保持一致。

图1 全国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量级分布

  从省域分布来看,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与2023年一致。广东以16家企业继续高居榜首,比2023年增加了2家企业;上海共有12家企业入榜,与2023年持平,数量居全国第二。浙江以10家上榜企业排名全国第三,与2023年持平;北京、山东分别以9、8家上榜企业排名全国第四、第五,均与2023年保持一致。

图2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数十强省份

  从26个省(市)营收百强企业总营收看,广东总营收仍占据榜首,规模达到3.35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了17.6%;上海紧随其后,以2.19万亿元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北京总营收为1.19万亿元,同比增长5.2%。广东、上海和北京三省市的营收百强企业总营收高达6.73万亿元,占全部营收百强企业总营收的47.7%,几近半壁江山,较2023年占比上升了2.2个百分点。

  从城市分布来看,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主要分布在52个城市,入围两席及以上企业的城市共有21个。上海、北京和深圳位列前三,分别有12家、9家、8家企业上榜。与2023年相比,上海、北京入围企业数量不变,深圳、广州、乌鲁木齐入围企业数量分别增加了1家,分别是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入围企业减少1家,为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余市和本溪市退出拥有营收百强企业的城市名单,无新入围拥有营收百强企业的城市。从52个城市营收百强企业总营收看,2024年上海、深圳和北京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的营收总额分别为2.19万亿元、2.14万亿元、1.19万亿元,三城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营收总额高达5.52万亿元,同比增长7.6%,占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总营收的39.1%,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

  二、全国市值百强:百强总市值比重连续下降,广东依旧遥遥领先

  截至2025年6月30日,百强制造业上市企业总市值累计17.5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2.7%,占制造业上市企业总市值的35.4%,同比去年下降了3.8个百分点,占上市企业总市值的17.5%,同比去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

  从市值规模来看,有3家上市企业市值规模超万亿,分别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市值较去年同期缩水了3.9%,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较去年上涨了46.2%,市值达到11574.32亿元,以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市值为10126.64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7.7%;有1家上市企业市值规模在5000亿元-10000亿元之间,有54家上市企业市值规模在1000亿元-5000亿元之间,较去年增加13家,有42家上市企业市值规模在1000亿元以下。

图3 制造业市值百强企业量级分布

  从所属区域分布来看,制造业市值百强企业中,按4大区域划分,东部地区占比约71%,比去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按6大区域划分,华东地区占比较大,约为40%,与去年持平。在省(市)层面,制造业市值百强分布在我国24个省(市),较去年减少了一个。其中,广东拥有21家市值百强企业,较去年增加了4家,蝉联榜首,上海有11家企业入榜,较去年增加了1家,排名上升了一位,位列第二,北京有10家企业入榜,较去年减少了1家,位列第三。 

  从24个省(市)总市值看,排名上存在些许差异。广东仍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其市值百强上榜企业总市值高达43902.44亿元,较去年上涨了20.9%,占全部制造业上市企业总市值比重的8.9%,下降了0.3个百分点;而紧随其后的是贵州,以17706.36亿元位列榜单第二,较去年下降3.9%;其次,上海、福建分别跻身榜单第三、第四名,北京排名下降一位至第五;上海总市值共计17074.23亿元,与去年相比上涨了36.6%,占全部制造业上市企业总市值比例约为3.4%,较去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约为广东的四成。

  从百强城市分布来看,制造业市值百强企业主要分布在51个城市。深圳、上海和北京表现亮眼,深圳排名上升两位,位列全国第一,入围企业数量12家,比去年增加了3家,上海北京分列第二、第三名。从各城市总市值看,万亿级城市共计5个,比去年增加一个。深圳新增3家百强企业,共创造28369.64亿元市值,蝉联榜首;遵义仅凭贵州茅台1家入围企业位居第二,上海上榜企业市值位居第三,排名与去年持平。

图4 制造业市值百强企业城市分布(选取总市值排名前25城市)

  通过比较上海、北京、深圳的制造业市值百强,上海涉及的产业领域数量为7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总市值最高,为7510.01亿元,同比去年翻了一番;北京涉及的产业领域中专用设备制造业超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成为总市值最高的领域,为3884.96亿元,同比去年总市值最高的行业下降了9.8%;深圳涉及的产业领域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市值最高,达11283.18亿元,相较去年略有下降。与深圳相比,上海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领域上榜企业数量比深圳少3家,但是市值差距进一步缩小,约为深圳企业的2/3;上海的汽车制造市场认可度仍然欠佳,上汽集团的市值不及比亚迪的二成。(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揭永琴)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达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