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大力倡导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为3M这样根植于材料科学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提供了非常广阔、透明、可预期的发展前景,是我们在华长期发展的稳定基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于5日在上海召开,“八届元老”3M的中国总裁丁泓禹如是表示。

有着120余年历史的多元化科技创新企业3M,八年来将其各领域的大量创新产品带上进博会,并通过“首发首秀”落地中国市场。随着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新材料专区的设立,3M开始将展示重点聚焦于新材料及其应用解决方案,此次更以“科技共创绿色未来”为主题,全面展示其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实力和趋势洞察。
丁泓禹表示,3M高度关注以低碳环保理念进行材料创新,而作为一种基础性科学,材料科学的“绿色创新”可有力带动全产业链的绿色变革。
他指出,“绿色发展”导向叠加中国丰富多元的产业结构,重塑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对‘绿色低碳’不断产生旺盛需求,这一方面与3M的创新方向完全契合,另一方面,市场也在持续迸发出大量新灵感、新需求,倒推我们不断创新,”丁泓禹说,在中国,绿色发展已经是一种“全链需求”,作为创新材料供应商,3M希望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良好的政策环境也使中国成为3M“向绿而行”的“创新前哨”。从历经四届进博会不断升级的新雪丽保暖材料,到此次全新亮相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密封自动化解决方案等,均属3M“中国原创”。

更令丁泓禹感到振奋的是,近年来,这些诞生于中国的绿色创新产品开始走出本土,为越来越多的海外市场所欢迎,“进博会给3M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我们既可看到中国市场的最新需求,结识更多的合作伙伴,也能据此被世界‘看见’,让中国创新‘走出去’。”
他以新雪丽保暖材料为例,这款完全由中国团队研发、中国工厂生产的新材料在进博会“首秀”后,开始为更多国外服装厂商所认知,越来越多的国外著名运动服装品牌如今已大规模采用这一材料。丁泓禹指出,过去十年间,中国产业迅速转型升级,向高质量、智能化、绿色低碳三个方向“大踏步迈进”,“无论是哪个方向,都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也成为3M不断加码投资中国的动力。就在今年8月,投资数亿元人民币的3M上海化工区生产基地胶带产线扩产项目正式完工,产能大幅提升50%,精准匹配中国消费电子与汽车电气化领域对低污染、轻量化、高强度产品的多元化需求。近年来,3M还投资完成光学材料实验室、智能切割中心等诸多项目建设。
丁泓禹表示,正是无处不在的发展机遇促使3M在中国不断加速推进“研发—测试—生产”全链条的本土化进程,更加精准和敏捷地对接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创新效率与响应速度。
当前,3M在华已拥有7个生产基地、4个技术中心、2个物流中心,位于上海的3M中国研发中心更是3M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拥有40多个实验室,成为本地创新的重要引擎。“当前3M中国的创新专利数量是除美国本土外最多的,并且还在不断攀升。”丁泓禹说。

在他看来,中国“非常完善”的产业链也为3M这样致力于创新的企业不断提升创新力带来难得机会,“我们几乎能够找到上下游所有相关企业开展‘一站式’合作,‘舞台’广阔。”
多年来,3M将根脉深扎中国本土,与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密切合作创新,不仅赋能产业,也促其自身高质量发展。
例如与国内科技企业合作,3M引入AI技术,助力下游产业加速产品设计与商业化进程,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创新周期;同时也将AI技术广泛应用于其工厂等的生产运营,率先实现“绿色转型”。
“进博会提供了优质的开放创新平台,对推动产业协同与技术创新至关重要。”丁泓禹指出,与其“同频”,3M也在不断扩大“朋友圈”,以开放姿态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共建可持续未来。
谈及在华发展规划,丁泓禹表示,未来三年,3M仍将大幅增加在华研发投入,强化研发中心、实验室与制造基地的协同运作;同时,将与政府、客户及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携手打造更多行业共创平台,推动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我们也将继续发挥材料科学与可持续技术优势,一是将节能减碳、循环利用与高效制造理念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二是将凭借3M强大的全球分支网络及对当地环保法案的深刻了解,鼎力协助中国企业出海,成为他们在全球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丁泓禹说。(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刘旭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