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安踏集团:以材料科技织就运动未来
2025年07月16日 16:14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16日电(记者 康玉湛) 日前,安踏集团第三届创新奖颁奖典礼上,安踏集团宣布正式启动体育用品产业创新加速器。该加速器由安踏集团与全球顶尖创新平台璞跃中国(Plug and Play China)携手打造,其中一个关注重点便是突破先进材料,将目光精准锁定在“高性能材料、可持续材料、智能可穿戴”这三大极具想象空间的前沿方向。这是安踏集团构建“全球全链路创新闭环”的又一关键落子,旨在高效实现从资源引入、协同孵化到产业应用与价值创造的无缝衔接。

  安踏集团的材料创新版图,始终沿着“极致性能”与“可持续未来”两条主线坚定前行。在专业竞技的巅峰领域,“安踏膜”无疑是最闪耀的自主创新成果之一。这项与东华大学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结晶——“生物基无氟防水透湿膜”,攻克了防水透湿与环保性能协同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安踏以消费者为中心,研发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膜技术矩阵,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树立起中国自研材料的标杆。

  另一核心成果“无源发光纤维”依托东华大学原创性科研成果,突破传统电池供电限制。该技术借助人体动能,通过创新的智能纤维结构实现发光与触控功能,具备超细、高强且柔性的特性,可广泛应用于智能运动装备。作为全球首例无源发光纺织技术,该技术彰显了安踏集团在新材料领域的前瞻布局和自主创新能力。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安踏集团的布局更具前瞻性和系统性,其创新实践覆盖多元领域并获得国际认可。例如,“速干之王”跑步短袖中50%以上面料采用了碳捕捉技术聚酯纤维面料,让运动过程中吸湿与速干双效并进,其采用的碳捕捉CARBONFIX技术斩获2024年国际纺织联合会(ITMF)“可持续和创新奖”;安踏儿童“墩墩鞋”则应用经SGS认证的负碳菌丝基材料,通过生物发酵工艺实现二氧化碳净吸收,每吨菌丝体吸碳量相当于40余亩森林的年固碳量;2024年,作为中国首套权威认证的碳中和奥运装备,巴黎奥运领奖服采用再生尼龙、再生涤纶等环保面料,实现了超50%的碳减排。从基础运动减碳、生物负碳材料探索到国家级碳中和装备,安踏构建了覆盖消费端、新生代与国家战略场景的可持续技术矩阵。

  这种“聚力成势”的开放模式在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时成效显著。运动纺织品长期面临兼顾手感柔软、光洁耐磨与功能特性的行业难题。为此,安踏集团携手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院士团队,自主研发“柔心纱”。该技术通过创新纤维制备、长丝/短纤维复合成纱及高效装备,成功实现了高品质柔心纱及高功能运动纺织品的规模化生产,显著提升了产品竞争力,目前主要应用于FILA产品并创造了显著经济价值。

  不止于此,安踏集团还依托武汉纺织大学的技术优势,将应用于“嫦娥六号“月面国旗的纺纱技术进行转化,突破玄武岩纤维复合加工的瓶颈,制备出能抵御极端高低温、具备高强度、高耐磨与隔温性能的材料,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体验到源自太空科技的独特性能。

  创新加速器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安踏集团的创新战略迈入一个更具前瞻性和主动性的新阶段——从自主攻关转向生态级技术捕获。该平台面向初创企业广发英雄帖:无论是追求超轻、超韧、超弹的高性能材料,还是探索生物基、负碳、节水节能的可持续材料,亦或是集成柔性传感、环境自适应、便携能源的智能可穿戴材料等,都在其招募之列。

  创新加速器的启动,是安踏向全球创新生态抛出的合作橄榄枝。当这家源自中国的体育用品巨头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整合全球最前沿的智慧与技术时,其目标已无比清晰,而材料科技,正是编织这幅宏伟蓝图的,第一根也是最坚韧的纤维。(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