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结构化融资资深专家宋光辉携新作《金融工程实战术》出席新书发布会,探讨西方“炼金术”如何在中国金融市场落地生根
2021年05月17日 11:14   来源:中新网上海  
《金融工程实战术》 作者:宋光辉,文汇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17日电(李秋莹)5月14日,由贝页图书联合高顿金融学院举行的结构化融资资深专家、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宋光辉新书《金融工程实战术》在沪首发,贝页图书总编辑李菁和高顿金融学院院长周文莅临现场,发表演讲。作者宋光辉结合自身学识和从业经验,探讨西方“炼金术”如何在中国金融市场落地生根,多家媒体和读者到场见证新书发布会。

  ·金融的根本是一门实践学科

  《金融工程实战术》是著名结构化融资专家宋光辉继《资产政券化与结构化金融》《财富第三波》,写的第三部作品,一本从中国实践出发,归纳提炼中国经验和本土金融制度准则的金融工程师的业务实战书。本书从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入手,将金融行业传统业务按照套利、产品创设和金融创新的维度,结合大量国内外案例进行深入探讨。作者梳理了对金融工程学的思考和理解,并运用科学抽象思维,总结可供金融人士借鉴的方法、工具和模式。

  宋光辉毕业于复旦大学金融系,在新书发布会上他提到,毕业之后发现之前学的经济学、金融学对于中国从事金融实践来讲起到的价值或者作用不是很大。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些金融理论反而会影响从业者的金融实践。其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当前的金融学理论很多都基于国外的现成理论,在解释或预测中国的金融现象时,通常是将中国的特殊国情代入国外即成理论,然后通过演绎逻辑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金融决定经济,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决定金融。”宋光辉说道。他强调这是一种金融工程师的视角——金融的根本是一门实践的学科,从业人员要相信自己实践观察的现象,一定是实践测量的数据、证据大于理论的推导。

  ·西方“炼金术”如何在中国金融市场落地生根

  那么西方的“炼金术”该如何在中国金融市场本土化呢?宋光辉认为首先要理解美国的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关系:先有美国实践的经验,经验总结形成符合美国金融实践的理论,而后美国理论再指导美国实践。中国的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的关系很多时候是:观察美国金融实践的经验,研究符合美国金融实践的理论,却用美国理论指导中国金融实践。但实际上中国的金融体系和美国的金融体系是完全不同的金融体系,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很多西方金融理论基本的或者隐含的假设条件在中国是不成立的。

  宋光辉在书中提到决定金融现象的是人的行为,人的心理和行为才是一切金融理论的基础。理论都是假设的,从业者需要去观察中国人的风险偏好。另外,中国的金融从业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他觉得现在国内金融从业者在做金融创新的时候最大的束缚就是没有掌握抽象思维,很容易被具体的具象所束缚。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外在形式和称呼,宋光辉认为实际上抽象出来之后都是同样的事物:“我写这么一个抽象的问题,背后实际上都有中国落地应用的一个场景。”

  ·历经549天的首本中国金融人士实操指南

  《金融工程实战术》的出品方贝页图书策划黄莹儿在发布会结尾介绍到,这本书有570页,共44万多字,是宋光辉和贝页图书全体员工历经549天才孕育出来的首本中国金融人士实操指南。

  黄莹儿表示,大多数人平时学到的一些课本知识其实全部都是来自于西方,所有学习的金融知识都叫西方金融史。学到的知识背景以及当下金融知识理论以及实操都是建立在海外欧美国家为主流的学术框架和市场框架之下。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讲,特别是上海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中国是需要有更多的符合本土金融市场的实操指南。

  而作为一名金融实践者,宋光辉在证券投资、融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领域耕耘著作数十年,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除了发表相关文章和出书,同时在高顿金融学院也有授课。他表示《金融工程实战术》在他的创作过程里面是一本举一反三工程务实书籍,既涵盖了之前非常实操的,关于房地产的并购、资产证券化等,也有学校理论化、学术化的金融理论,这也是当时书籍命名的初衷。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