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古镇上演民歌盛宴 江南之美“余音不绝”
2021年10月18日 20:1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8日电 (王笈)山歌号子小调,小桥流水人家。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颁奖展演17日晚在江南水乡古镇青浦朱家角举行,《绿岛四季歌》《问花名》《姑苏风光》《码头工人来四方》《吃吃浦东老八样》《十二月花名》《阿婆茶》《救枯苗》《摇一橹过一浜》《啥鸟飞来节节高》10首歌曲获“最江南”演绎奖。

  此次大赛由青浦区人民政府主办;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承办;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音乐非遗保护与研究中心协办。“今年在上海举办的江南民歌大赛,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大赛评委、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树荟认为,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上海音乐学院江南民歌演唱与研究大师鞠秀芳为代表,就有脍炙人口的名曲《大九连环》《四季相思》《江南春早》等,奠定了江南民歌演唱的艺术风格;80年代期间,著名民歌理论研究专家江明惇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收录了500多收首传统民歌。“这次活动的举办,再一次弘扬了江南民歌在新时代中的传承、改编与创新。”

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颁奖展演。 /官方供图
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颁奖展演。 /官方供图

  几千年来,从《国风》对民歌的采集开始,民歌口传心授、不绝于耳,承载着一地乡愁,与社会发展、日常生活、日常审美趣味、日常情感表达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上海民歌不像高原地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强烈的风格,它的歌词生动、诙谐,语气婉转、含蓄,富有情趣,细腻平朴,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极具感染力。上海民歌分为劳动号子、田山歌、小山歌、小调、儿歌、吟唱调等。

  决赛场上,上海地域民歌百花争艳,让专家和观众都感到震撼。“尤其让我震撼的是那些原生态民歌,它们前所未有地以本色出现,不但没有对原曲调进行修改加工,更是大胆地启用了毫无专业声乐基础的民间艺人进行演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魅力大放光彩。”大赛评委、国家一级作曲、著名音乐制作人彭程激动地说。

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颁奖展演。 /官方供图
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颁奖展演。 /官方供图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在朱家角古镇的茶楼上摇一把扇子,喝着茶,嚼着青豆点心听着河岸飘来的田山歌,流水潺潺,岸边灯火忽隐忽现。将时间、地点、空间、人物四要素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田山歌传承基地,这是青浦率先提出的,如今青浦拥有练塘、赵巷、朱家角、金泽四个田山歌的传承基地。展演上,其中三个传承基地各自展示了一首原生态的本土田山歌,金泽的《救枯苗》、赵巷的《十二花名》、朱家角的《问花名》让观众感受到了青浦不同地域的原汁原味的田山歌。

  崇明山歌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以独特的崇明方言演唱,语言朴素、清新、自然、流畅,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为主,兼有浪漫主义色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次崇明带来的是一首由黄琴、王媛慧母女创作的《绿岛四季歌》。王媛慧对崇明的人文风情以及崇明的山歌都很感兴趣,深入研究了《崇明山歌集》上所记的谱子和音频记录,并在此基础上融入评弹元素,配合崇明生态岛的定位进行创作。她还与崇明山歌的传承人进行过交流并向其请教。

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颁奖展演。 /官方供图
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颁奖展演。 /官方供图

  松江新浜镇田山歌队带来了创作民歌《摇一橹来过一浜》,一边劳作,一边唱号子一样的山歌,充满了田园野趣。据新浜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陈叶萍介绍,镇里成立了好几支田山歌队,老年人、青年人的队伍都有,这次镇里派了老中青组合参演,希望得到更多人喜爱。

  金山田山歌《啥鸟飞来节节高》其创作素材来源于上海金山一首同名小山歌,这首由陈克作词、顾冠仁作曲的作品获得过首届华东六省一市民歌会演一等奖,并且被列入上海的声乐考级教材。作者沿用了原型的问答山歌形式,改变了原词的布局,并且大胆借鉴了西洋唱法中花腔女高音的歌唱手法,将全曲推向高潮。

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颁奖展演。 /官方供图
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颁奖展演。 /官方供图

  “码头工人来四方耶,号子自有南北腔,那里号子最好听哟,比比来唱唱哟,比比来唱一唱哟……”《码头工人来四方》所呈现的顽强勃发的生命力震撼了现场观众。来自杨浦区平凉街道的“专业唱号子四人组”,由平均年龄76岁的四位退休工人、工程师组成。决赛中,这首代表上海开埠以来最经典的声音的劳动者之歌力压群音,毫无异议地获得第一名。据《码头工人来四方》演唱者王福林介绍,这首歌是由作曲家侯小声作曲,侯小声老师多年前曾走访上海码头,组织老码头工人唱歌记谱,为码头号子留下宝贵的资料,王福林他们“四人组”每年都会配合区里录制码头号子,保存在光盘。

  江南民歌大赛将民歌重新拉回大众视野之中,引发深思。彭程表示,“它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歌,我们对传统音乐的责任在哪里,我们是否太过于依赖西方音乐体系,而忽略了自身最重要的东西,忘记了流在我们身体内的中华民族血液。”同时,他也呼吁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为新民歌打开一条宽广的大路。“期待未来出现在中国乐坛和媒体的民歌,从词曲到演唱都是有着清晰的中国传统符号。”(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笈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