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2022年地方志理论研讨会” 举行 聚焦“地方志应用的理论与实践”
2022年11月17日 20:3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11月17日电( 陈静 陈畅)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复旦大学共同主办的“2022年地方志理论研讨会”17日举行。本次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以“地方志应用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是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自2016年以来连续举办的第七届理论研讨会。

  据悉,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地方志系统、高校、科研院所的征文60余篇,其中的30多篇论文经专家盲审入选研讨会并汇集成册。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洪民荣表示,地方志事业正处于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代,无论是地方志行业工作者还是理论工作者都肩负着传承好、实践好、研究好地方志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与重任。洪民荣指出:地方志事业要实现长期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加强地方志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加强地方志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相互交流与思想碰撞,加强地方志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与推广。

  洪民荣介绍,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将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搭建平台,持续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工作,如与复旦大学续签协议共建“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与上海市社科规划办合作设立社科规划地方志专项研究课题,持续办好一年一度的地方志理论研讨会,提升学术性季刊《上海地方志》质量,组织编纂地方志研究著作,加强史志学会和年鉴学会学术功能等。洪民荣在致辞中表示: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继续关心、支持上海地方志工作和上海地方志事业发展,共同铸造、传播、推广地方志文化,打响地方志文化品牌,使地方志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薪火传承、欣欣向荣。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教授温海清强调:复旦大学与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合作历史悠久,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传统。双方合作举办地方志学术研讨会,联合举办全国方志学研究生课程班和培训班,合作承担上海市各类志书的重要编纂任务等,有力地提高了方志人才的素质,为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学术上的保障。

  温海清表示:复旦大学与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共建的“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是复旦大学校级研究中心,与该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以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文史研究院,共同构成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学科的重要支撑平台,在学术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也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学科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体现。

  温海清表示:本次研讨会以“地方志应用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这对于中国地方志理论研究、方志学学科的建设以及地方志研究和编纂事业的发展必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巴兆祥,中国(浙江)地方志学术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潘捷军分别作《第三轮上海〈方志志〉编纂刍议》《二轮修志期全国方志学研究成果概览》主题报告。

  巴兆祥教授不仅是地方志的研究者,还是上海二轮修志的重要参与者。其所作主题报告探讨了第三轮上海《方志志》编纂问题。巴兆祥基于新方志编纂实践和前人研究成果对“方志志”的概念予以界定,并依据上海地区修志实践和上海市政府以及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相关修志文件进一步指出在上海新方志中设置“方志志”已成共识。

  对于如何编纂第三轮上海“方志志”问题,巴兆祥重点阐述了“方志志”的记载范围(时间范围、事业范围)、分工(分工原则、篇目分工、内容分工、记述方式分工)以及“方志志”在编纂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潘捷军的主题报告《二轮修志期全国方志学研究成果概览》,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所载大量相关论文为基础,分别就全国二轮修志期方志学术研究的发展过程、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不仅有助于地方志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整体了解和掌握二轮修志期全国方志学术研究基本状况,而且其从方志系统自身出发所分析的问题原因和所提出的相应思考建议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