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18日电(许婧)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学生原创作品公益拍卖会16日落幕。129件涵盖绘画、雕塑、公共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的拍品全部圆满成交,总成交额近9万元。其中,绘画专业李葳同学创作的《梦境》经过12轮竞价,以6000元成为全场最高价拍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章鸿暄同学曾入选第十七届上海青年美展的作品《疲劳的行者》,引发藏家关注。
本次拍卖活动秉持公益初心,将爱心传递与艺术魅力相融合,以1元起拍的形式,开启艺术与公益同行的温暖旅程。拍卖所得款项的大部分资金将专项用于资助困难学生,是美术学院将艺术教育与社会责任相融合的一次有益实践。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石墨特别指出:“这场拍卖是美术学院‘项目制教学’的延伸,特别邀请了上海嘉禾拍卖的金牌拍卖师与美院师生共同组建了拍卖工作团队,完全以专业拍卖流程筹备了两个月,从小小拍卖师到书记员等各个岗位都担当角色,让学生体验从创作到市场全流程实践。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让艺术的价值转化为帮扶同窗的力量。但更强调“艺术反哺教育”的闭环设计,将会成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未来持续标识性的学生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本场全部作品成交的结果超出各方预期,特别为拍卖师团队准备了“白手套”的传递仪式。作品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展现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学生作品的艺术潜力。特邀中国银槌拍卖师指出:“部分绘画类作品溢价率达300%,说明市场对青年艺术家创新语言的认可。” 此举也为建立常态化“学生艺术发展基金”奠定基础,未来将形成“创作-拍卖-助学”的品牌循环。
参与竞拍的企业代表表示:“收藏这些作品,既是投资未来艺术家,也是参与教育公益。”绘画专业同学表示:“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还能帮助同学,让我重新思考艺术的社会价值,比单纯参展更有成就感。”
据悉,每位藏家都会获得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颁发的收藏证书,共同传递对艺术梦想的守护,让这份爱心在创建和谐社会的愿景中不断传递延续。(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