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从小屏到大屏 艺术家用“日常”绘就城市“天际面”
2025年05月21日 17:56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21日电(高志苗)“我在天空里画画,像开了一扇窗,然后,相互遇见,说一声:‘侬好’!”

  近日,由西岸美术馆携手艺术家刘毅共同呈现的城市数字公共艺术项目“天际面”登陆西岸风井,以突破性的创作语言重新定义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以动态数字绘画为载体,将艺术融入城市的呼吸与脉动,为流动的生活风景提供鲜活注脚。

诗意文字:天际面。主办方供图
诗意文字:天际面。主办方供图

  从小屏到大屏。自2015年4月14日开始,刘毅每天在自己的手机屏幕上用手指画画,完成后就分享在微信朋友圈里。这项“工作”很快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既带创作的喜悦与兴奋,也在忙碌之余有了单纯和自己相处的片刻。他说,手机绘画看作这10年的“日常风景”,在分享的同时,也邀请大家一起来“天际面”,共创这屏幕时代的“风景”。

城市数字公共艺术项目“天际面”登陆西岸风井。主办方供图
城市数字公共艺术项目“天际面”登陆西岸风井。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天际面”以四个时间段为创作维度,刘毅通过数字笔触捕捉时间流逝中的微妙转译,将平行世界的奇幻意象投射于现实天际。作品将建筑背景隐藏于天空之后,以创作承载时间密码,四时四景,形成一部动态的城市风景电影,每一帧画面既是独立的时间切片,又是连贯的叙事序列,邀请观众在昼夜交替中解码艺术与时间的共生关系。

  此次项目突破了传统公共艺术的单向输出模式,试图构建了一个开放的艺术生态系统。美术馆联动西岸公共艺术载体“西岸风井”,以一种流动的姿态将艺术引入城市的呼吸系统之中,构建起美术馆与公共领域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结,使艺术从“白盒子”中解放,延伸至更广阔的城市公共界面。这不仅拓展了美术馆的物理空间与技术边界,也借助前沿科技激发跨学科、跨媒介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持续推动未来艺术叙事的多元演进。(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