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6日电 (记者 王笈)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将于6月14日起推出“出箱入匠——戏曲艺术档案展”“非遗戏韵·游园会”等主题活动,通过档案“活化”与数字创新、沉浸式体验“戏曲嘉年华”,打造传统戏曲与现代生活的对话舞台。

6月14日至7月13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与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将共同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出箱入匠——戏曲艺术档案展”,首次系统性展出近百件珍藏档案与实物,生动展示戏曲舞台幕后的传奇故事。
位于上海京剧传习馆的展厅内将呈现梨园绽华彩、声震传四海、出箱展华服、粉墨现鸿影、戏曲传薪火等板块,泛黄的剧照凝固了大师们“手眼身法步”的精髓;京胡、申胡、越胡、淮胡等并置陈列,搭配墨迹犹存的昆曲工尺谱和各剧种唱段音频,构建出戏曲声腔的立体图谱;蟒袍、盔帽、凤冠等戏服和配件流光溢彩,剧本手稿、舞台设计图和模型还原了梨园幕后的匠心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沪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淮剧团、上海评弹团的6位非遗讲述人将走进“老法师演讲区”,带来有关京剧艺术传播、昆曲工尺谱、沪剧艺术历史脉络、越剧服装造型工艺、淮剧打击乐传承与创新、评弹伴奏如何“量身定制”的沉浸式分享。

作为上海戏曲艺术中心非遗日主题活动的保留项目,“非遗戏韵·游园会”已成功举办两届,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6月14日至15日,宛平剧院将“变身”戏曲乐园,以“户外嘉年华+室内深度体验+云端互动”的模式,邀请观众参与其中。
本次游园会充分利用宛平剧院的五层空间。剧院一层大厅的“国潮戏韵”演出将呈现时尚与传统的美妙碰撞;戏曲会客厅将开设“戏曲沙龙”讲座;三层由戏服体验坊、国潮手作组成的互动乐园,让观众可以换上戏服、化上戏妆“一秒入戏”;戏曲体验课上,专业演员将亲自传授身段、念白、唱腔技巧;亲子项目“戏宛宛的百宝箱”则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感受戏曲魅力。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张洁表示,“非遗传承不是将传统锁进博物馆,而是让它在与当代生活的碰撞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这场穿越时空的戏曲之旅,不仅让观众看见非遗的过去,更能触摸到戏曲文化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通过文创开发、数字赋能,让传统戏曲从舞台走向生活,推动戏曲IP融入上海‘新经济’格局,为城市软实力注入新的文化动能。”(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