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17日电(谢梦圆)“商船会馆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讨沙龙”15日在位于上海的绿地外滩中心举行,活动以“溯航运历史之源,启文明互鉴新程”为主题,来自上海相关文旅部门以及世博研究发展联盟、非遗研究、国际策展、文保修复等方面的负责人、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沙船文化保护、传统技艺活化及全球文明互鉴等议题,深度挖掘商船会馆的历史价值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以推动国际博览合作与文旅创新发展。
上海的繁荣离不开航运,作为申城开埠之前最重要的行业组织和各会馆公所之首,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地标——商船会馆,见证了上海沙船业兴衰和“以港兴市”的历史脉络。2019年,这座古建筑由绿地集团出手修缮,秉承“修旧如旧”的文物修复原则,历经超10轮方案论证与专家评审,集结近60名传统工艺技师匠心营造,精益求精,最大程度保留商船会馆原有结构、形制和韵味,并打造了充满江南园林气息的会馆花园,此与300余年历史的商船会馆一起,成为崭新的城市名片。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古建材料与技艺分会会长董烜麟表示,商船会馆的修缮,用新思路传承老技艺,助力江南园林文化传播,以初心和匠心传承了江南地域工艺技术手法,并在项目管理中作出了符合历史、地域和营造技艺的取舍决策,进一步凸显会馆类建筑本身的历史地位和精湛工艺。该修复案例入选首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

近几年来,商船会馆华丽转身,成为融合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活力的特色地标与文化交流平台。已成功举办“石库门城市更新论坛”“非遗公益戏剧文化节”“东亚航运业与上海港口学术论坛”等多项文化展览、论坛、时尚艺术类活动。从历史建筑蝶变为集策展、社交、艺术、潮流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有越来越多追求品质生活与文化体验的市民、中外游客前往探访,有望打造成为更具生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文化IP,进一步提升黄浦乃至整个上海的文化影响力。
作为上海黄浦区地标性建筑群,绿地外滩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经过多年建设运营,已经成为上海市中心滨江沿线最大的商务综合体,涵盖了超高层、总部办公、星级酒店、商业街区、高端社区等多种业态。在修缮商船会馆、董家渡天主堂等文化传承项目中,绿地外滩中心不仅让历史建筑重焕光彩,更通过注入多元功能使其“活”起来,成为南外滩新发展格局中文化包容的生动体现。
根据相关规划,绿地外滩中心将以商船会馆为空间载体,持续围绕“城市文化复兴”主题,策划系列文化展览活动,通过构建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内容,在黄浦江畔推动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