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戏曲院团自媒体开发运营与创意传播人才培养》项目开班仪式在沪举行
2025年07月02日 20:36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2日电(记者 许婧)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支持、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承办的《戏曲院团自媒体开发运营与创意传播人才培养》项目开班仪式1日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黑匣子剧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戏曲院团的30名学员、学术界与业界专家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和探讨新媒体时代戏曲艺术的创新传播之路。

  本次集中培训为期一个月,旨在培养一批兼具戏曲艺术创作与新媒体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涵盖网络视听版权、戏曲传播理论、短视频创意与制作、自媒体开发运营等内容,邀请戏曲研究学者、平台运营专家、知名戏曲演员及自媒体主播等共同授课,通过"理论+实践"的模式,帮助戏曲从业者掌握新媒体传播技能。

 

 

  据悉,这种针对戏曲新媒体传播的专业培训在国内尚属首创,不仅是戏曲与新媒体融合的一次重要探索,更是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生的关键一步,其成果将为传统艺术的现代化传播提供宝贵经验。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戏剧戏曲学科带头人张婷婷教授介绍说,整个七月,将会有一批理论专家、行业精英、戏曲流量大咖带领大家探索自媒体运营实战技巧,助力大剧种焕发新活力、拓展传播版图,让小众剧种突破圈层壁垒、被更多人看见,共同成为推动戏曲传播的先锋力量。

  上海电影学院院长、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何小青教授指出:“如何让戏曲在变革中冲州撞府、重新步入大众的关注视野,对程式化动作和古老腔调中的文化基因进行现代化转译,这正是本次项目的灵魂所在。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始终肩负‘以影像记录时代,以技术赋能文化’的时代重任,不断实践。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希望培养出一批既精通戏曲艺术、又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的复合型人才,让传统戏曲在短视频、直播等自媒体场景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国家艺术基金上海项目管理办公室成员、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戏剧工作室副主任杜竹敏表示,此次培训班的举办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也是对传统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廖亮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了此次培训班的筹备情况和预期目标,她指出此次培训的学员遴选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向基层院团适当倾斜,二是向有迫切工作需要和有强烈学习意愿的戏曲从业者适当倾斜。在77份报名材料中遴选出的30位学员,平均年龄34岁,涵盖了全国各地24个剧种(曲种),包括省级院团10家、地级市院团12家和1家“天下第一团”。此次项目要完成三个目标:第一,填补戏曲院团紧缺人才的缺口,提升院团在新形势下的经营与传播能力;第二,联通院团、平台、高校资源,合力构建和谐健康优质的戏曲传播生态;第三,形成戏曲传播“共振”效应,为中国戏曲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出力。

  上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智库管理办公室主任卢超强调指出,上海大学着力构建具有中国气派和世界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其文科发展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学术前景。此次项目立足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戏剧戏曲学专业团队的深厚学术积累,也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和上海市艺术基金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项目团队将依托上海大学的学科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邀请业界专家与学者共同授课,传授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

  珠海市粤剧团团长助理尹晴画分享了她的戏曲从业经历和对戏曲新媒体运营的认识。乐平市赣剧团新媒体负责人程军才介绍了基层戏曲剧团为传承戏曲所作的贡献,强调了新媒体传播对于传统艺术的重要性。上海昆剧团事业发展部吴昕慧也畅谈了自己运营昆曲普及项目“follow me”的经验与感受。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丁友东总结道,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依托自身学科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对接前沿需求,联合戏曲院团和传媒领域的资源,努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此次国家艺术基金将《戏曲院团自媒体开发运营与创意传播人才培养》项目委托给学院承办,这是对学院办学实力的高度认可。本次培训将采用理论授课和工作坊形式,学员需完成戏曲传播运营计划书撰写、短视频制作等实践任务。希望通过系统培训,帮助戏曲院团建立专业的新媒体运营团队,让传统艺术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