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日电(张亨伟)10月31日,“2025拉古纳国际艺术奖亚洲首展——中国・上海站”在EKA·天物开幕。这是该奖项自2006年于威尼斯创立以来首次登陆亚洲,展览以“在地的全球性”为核心理念,开启一场跨越文化与地域的艺术对话。

展览汇聚了18位中国艺术家及全球多地艺术家的近百件作品,涵盖绘画、雕塑、影像、数字艺术等多种形式。中国艺术家杜松儒在开幕式上分享了他的思考,“在AI日益渗透的当下,艺术家不仅要关注技术与美学,更要思考艺术如何融入社会发展。人类总有无法被算法取代的精神内核,艺术是表达内心的最佳方式。”

拉古纳国际艺术奖于2006年在威尼斯诞生,由意大利国家现当代艺术协会与拉古纳艺术奖组委会联合打造,凭借广泛的艺术门类覆盖和权威性,被誉为“艺术界诺贝尔奖”。2024年该奖项吸引了全球80余国艺术家的近3万件作品,此次落地上海的亚洲首展,是其全球影响力的延伸与跨文化艺术对话的实践。

展览总策展人黄壹阐释了独特的策展理念:上海作为亚洲通往世界的窗口,兼容并蓄的气质成为拉古纳艺术奖“对话的场域”。本次亚洲首展并非威尼斯及其他地区展览的简单延伸,而是以当代艺术语言为纽带,让不同地域的创作相遇、重组。为实现这一目标,策展团队以“工业美学”打造现实中的“网络世界”,2000余平方米展厅采用去中心化布展结构,不设主轴线与固定观看顺序,地面方盒子装置如“信息节点”,嵌入数字影像,增强沉浸感。展厅被划分为四大板块,引导观众层层递进体验“艺术故事”。同时,团队尊重EKA・天物原始工业结构,仅将展墙处理为铁锈色,构建独特观看体验。

意大利外交和文化合作部文化促进领域荣誉主任倪波路在开幕式上表示,艺术是世界通用语言,本次展览是威尼斯精神与上海活力的交融。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5日,展览期间将举办多场艺术家讲座和工作坊等公共教育活动。(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