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9日电(陈静 薛蒆)一位来自贵州省小山村的26岁“马凡综合征”患者小刘(化名)与疾病抗争多年,今年3月,右眼突然失明,令生活雪上加霜。
记者9日获悉,在上海大学医学院附属眼科中心(上海普瑞眼科医院),眼科专家卢奕教授成功让他重见光明。据悉,小刘2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从小独自生活。除了开通检查、手术的绿色通道,考虑到小刘的经济状况,医院启动公益基金资助项目,为其减免了部分手术费用。
据悉,马凡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结缔组织纤维发生异常,会影响全身的脏器,包括眼、骨骼和心血管系统。其中,影响眼部的表现主要有晶体状脱位或半脱位、高度近视、白内障、视网膜剥离等。长期处于昏暗的世界里的小刘说,从他有记忆以来,视力就极差:看书要贴着书本才能看到上面的字;用杯子接水,需要依靠听声音判断是否已接满;所有球类运动都不能参加;看电脑、看书时除了用一只手按键盘鼠标、拿着书,还需要另一只手一直举着放大镜看屏幕、看书写字……这对小刘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右眼失明令他心急如焚。
在马凡病友会发起人常主任的指引下,小刘来到卢奕教授门诊求助。卢奕教授是国内外白内障学科领域顶尖专家,对治疗马凡患者眼部疾病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曾为众多马凡综合征患者成功实施高难度眼科手术。

卢奕教授表示,马凡综合征患者眼部结构特殊,眼轴较长,球壁偏软,视网膜功能不佳且易出血,这使得手术风险大、难度高。手术不仅要取出脱位的晶体,更换人工晶体,还需精准地将人工晶体置于瞳孔中心,才能提高视觉质量。卢奕教授对小刘的眼部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检查结果显示,小刘双眼晶体脱位非常明显且无法矫正,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手术治疗。他为小刘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
手术非常成功。术后仅2天,小刘的双眼视力就得到了明显提高,原本模糊的世界变得清晰明亮起来。除了对上海专家的感谢,小刘表示,希望用他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马凡综合征患者不要轻言放弃,要重拾对生活的希望,积极面对疾病,传递正能量。
卢奕教授介绍:“马凡综合征患者常表现出骨骼、心血管和眼部等多系统的病变。患者通常身材高大、四肢细长,蜘蛛指(趾)是其典型特征之一;眼部病变较为常见,其中晶状体脱位的发生率较高,像小刘这样因晶体脱位影响视力的情况并不少见。”他提醒,马凡综合征患者发现自己视力模糊不清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术后也要积极配合用药,积极随访。(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