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2日电(记者 陈静)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2日对记者表示,中医药研究要善于把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革命浪潮,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引擎,驱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记者当日获悉,在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二十九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俞建从社会发展、疾病谱改变、中西协同与时俱进的角度,分析了儿科学亚专科如何结合儿童肥胖、精神心理、近视眼、脊柱侧弯四大影响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进行中西协同攻关,探讨中医传统辩证论治特点结合现代医院新技术新方法微观精准诊疗,取长补短、传承创新的方向。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吕文良教授以《中医火候学的现代启示》为题,精辟阐述了中医火候学的深邃内涵、其对现代生命科学的独特理解以及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差异与互补,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启迪。
本次盛会以“规范、融合、继承、创新”为宗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中西医儿科精英汇聚一堂。他们聚焦儿童健康领域的前沿挑战与热点问题,分享科研成果,交流宝贵经验,共同擘画中西医协同护佑儿童健康的未来蓝图。
会议展示了国家级“儿童生长发育平台”的建设成果。该平台高效整合全国顶尖中西医儿科资源,构建起覆盖儿童生长发育全周期的评估与干预体系。平台运行以来,已开展各类专业活动30余场,惠及全国650余家医疗机构,培训基层医务人员超1700人次;成功在湖北、云南、东北三省成立区域中西医结合诊疗学组/联盟,并建立多个定点带教中心开展实践培训。
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儿童慢性病防控这一重大公共卫生议题。专家们指出,尽管我国儿童青少年疾病谱变化带来挑战,慢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超重肥胖、高血糖、运动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中西医协同模式在此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正成为落实《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等国家专项政策的重要路径。 会议强调了俞建教授牵头制定的《中国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诊治中西医结合专家共识》的指导价值,为临床实践树立了标杆。会议重点推介了由俞建教授领衔制定的《儿童性早熟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版)》,为临床提供了权威、规范的操作标准。
会议同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俞建教授以其卓越的学术领导力和对学会发展的杰出贡献连任主任委员,汪永红教授因出色工作连任秘书长。这为学会未来持续推动中西医结合儿科事业与国家儿童健康战略同频共振奠定了坚实的领导基础。(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