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8日电(徐银)中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胃癌已成为我国与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因素,2022年导致超过26万例死亡。由于早期胃癌的症状通常难以察觉,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进展期,致使治疗难度增大,预后不佳。对于中晚期胃癌患者而言,仅通过手术切除往往难以治愈,后期的复发转移率比较高,因此就更需要针对性的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胃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朱正纲教授表示,“对于这些晚期胃癌患者来说,此前的治疗选择相对有限,生存预后并不理想。我们迫切希望能为患者找到更多治疗方案,解决晚期胃癌患者的未尽之需。消化道胃肠肿瘤作为瑞金医院特色诊疗科室,已形成成熟的多学科诊疗(MDT)体系,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整合前沿技术与跨学科智慧,为晚期患者定制贯穿全程的精准治疗方案,通过‘一人一策’的定制化方案,力求通过规范化诊疗为患者保驾护航,进一步提升胃癌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迎来新的生命曙光。”

图中为朱正纲教授,左三为张俊教授
(上海瑞金胃癌诊疗 MDT团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俊教授表示,“我国胃癌疾病负担沉重,呈现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中晚期占比高的‘三高’特点,而与之相伴,存在早期诊断率低、生存质量低、治疗选择低的‘三低’困境。如何帮助更多晚期患者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提升整体晚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是当前全行业的重点任务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claudin18.2(以下简称CLDN18.2)靶点的发现和相关药物的研发为晚期胃癌治疗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在中国胃癌患者中,CLDN18.2阳性率高达35%,使得这一靶点成为精准治疗的重要突破口。2024年12月25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佐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用于CLDN18.2阳性、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5年6月27日,佐妥昔单抗在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武汉、天津等全国多地开出了首张处方,标志着佐妥昔抗正式进入临床实践,为胃癌精准诊疗多了一个治疗手段。
近年来,随着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支付手段进一步提升创新肿瘤药物的可及性。在多方协力下,中国晚期胃癌患者不仅可以“有药用”,更能“用得起、用得上”以佐妥昔单抗为代表的前沿创新方案。同时也希望随着医学科技不断进步, 临床医生能有更多更优的治疗武器,不断提升我国胃癌患者的生命长度。(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