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眼科专家柳林:医患双向奔赴,创造光明奇迹 ——一位眼病患者的重生之路
2025年07月16日 15:4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16日电(徐银)基本的生活无法自理,走路需要家人搀扶多年的马先生,终于在今年2月走进了光正眼科医院集团旗下上海新视界东区眼科医院。62岁的他双眼青光眼、双眼白内障。右眼视野全部丧失,左眼仅剩管状视野,视力也很差。“在小区里,邻居们都叫我‘傻子’,因为我很多东西看不见,别人聊天时只能傻笑。”马先生苦涩地回忆道。

  接诊的是光正眼科医院集团总院长、上海新视界东区眼科医院院长柳林教授——这位从医近四十年的眼科专家,历任长海医院和仁济医院眼科主任。目前,柳林教授正式加盟了光正眼科医院集团。作为国内知名的白内障、眼底病专家,柳教授在近视眼、青光眼、眼外伤等领域的造诣同样深厚。

  经过一系列细致的检查,诊断结果令人揪心:马先生双眼视神经萎缩、双眼青光眼、双眼白内障。右眼视野全部丧失,左眼仅剩管状视野。更棘手的是,他的眼压居高不下,必须先行控制才能考虑手术。

  第一次“奔赴”:医患同心战病魔

  柳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制定了周密的降眼压方案。这位培养出数十位眼科博士、硕士的教授,在诊室里也像一位耐心的老师,详细地为马先生解释每一个治疗细节。“每次复查,柳教授都会仔细调整用药方案,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亲切、有耐心。”马先生的妻子感动地说。

  经过半年多的治疗,马先生的眼压控制稳定时,柳教授建议实施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他坦诚地告知马先生手术的风险:“您现在的视野就像通过一根吸管看世界,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这最后的光明消失。”面对风险告知,马先生坚定地说:“我现在和失明已经没什么区别了,我愿意相信您,哪怕只有一线希望。”

  第二次“奔赴”:信任托起生命之光

  手术室内,柳教授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显微镜,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毫厘。他深知这台手术的分量——不仅要为患者摘除混浊的晶体,更要在这近乎失明的眼睛上重建光明。先为情况更差的右眼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时,柳教授的操作如同在薄冰上行走,既要确保手术效果,又要避免对视神经造成任何额外损伤。

  术后第二天,奇迹发生了——马先生高兴地发现自己的视力改善了,视野变大了!一周后,左眼手术同样取得成功。复查时,令人动容的一幕出现了:曾经不管走到哪都需要家人搀扶的马先生,独自稳健地走进了诊室。

  如今,马先生的右眼矫正视力提升到0.6,左眼裸眼视力更是达到了1.0,视野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我终于重见光明了!”他激动地说。更让家人欣慰的是,马先生心中那个被称作“傻子”的阴霾终于散去,自信重新回到了他的内心。

  医患双向奔赴,创造光明奇迹

  这场跨越风险与信任的“双向奔赴”,诠释了医患关系的真谛。柳林教授用精湛医术和仁爱之心,为患者守护最后的光明;马先生以全然的信任和勇气,为医者注入前行的力量。在医学的边界处,正是这样的相互成就,让不可能变为可能,让枯萎的生命重新绽放光彩。

  正如柳教授常说:“医生和患者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只有彼此信任、携手同行,才能创造光明的奇迹。”马先生的故事,正是这句话最生动的注脚。(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