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杨元庆:饮水思源,助力母校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
2025年09月18日 11:59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8日电(记者 郑莹莹 刘育英)“40年前正是校友王安向计算机系捐赠的一台电脑,在我心里种下了计算机梦的种子,走上了一辈子从事IT行业的职业道路。我希望能够传承交大饮水思源的情怀,回馈母校,让更多后辈的学弟学妹们也能从中受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上海交大校董、81级计算机系校友杨元庆说。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度“计算机85基金暨杨元庆教育基金”(以下简称“85基金”)颁奖仪式17日在沪举行。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上海交大1981级计算机系校友杨元庆(左一)与上海交大原党委副书记潘永华(右一)为85基金2023-2025年度“孙永强青年学者奖”获奖者颁奖。

  2015年5月,在母校120周年校庆之际,杨元庆跟1985届计算机系的同学们,共同向母校捐赠成立了“计算机85基金暨杨元庆教育基金”。该基金下设“优秀学生奖学金”与“优秀青年教师奖”(2021年更名为“孙永强青年学者奖”),分别通过奖励优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支持在专业领域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推动科研水平跨越式提升与人才梯队建设。

  85基金由杨元庆个人捐资1000万设立的“杨元庆教育基金”每年的收益、1985届计算机系校友每年的捐赠以及接受的社会捐赠构成。85基金理事会秘书长卢建军在发言中介绍,基金由理事会来管理,每年审议基金的财务和运营,设立评审委员会,由委员会的专家负责奖励的评审工作。

  截至2025年9月,基金共奖励优秀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生136人次,资助青年教师11人,总发放金额达630.4万元。

  活动上,杨元庆跟上海交大计算机学院常务副院长吴帆还展开对话,畅谈AI前沿发展趋势和产学研融合创新与合作。

  杨元庆谈到,当前AI发展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通过算力和资源投入,推动大模型技术不断突破,向通用型人工智能演变;另一个是侧重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落地,实现AI普及普惠。“中国在AI应用领域发展潜力很大,因为我们不但拥有规模庞大的市场,还拥有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制造业体系。”

  2021年,联想集团跟上海交大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还成立了智能设备联合实验室和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在“个人智能”“企业智能”与“材料及设备创新”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例如,联想集团跟上海交大联合课题组基于“思源一号”的高通量材料智能计算方法,研制出高亮不锈镁材料并实现首次商业应用,该材料已应用在联想的智能设备和上海交大研制的“思源二号”探月卫星上。

  吴帆表示,现在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最好的时代。校企合作能够加快AI创新的速度,既推动科研水平提升也能助力企业发展,实现彼此共同成长。(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