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0日电(张亨伟)为全面促进中医药在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中的应用与发展,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连日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先后与普陀、虹口、杨浦、闵行、徐汇、浦东六家区级精神卫生中心组织开展了传统功法系列推广活动,全方位加深了居民对中国传统功法的新认识,有效推动了传统功法普及。
创新“1+1+1”模式,让健康理念内化于心
作为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1年-2023年) (项目编号: ZY(2021-2023)- 0105)中医药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子项目的重要内容,此次系列推广活动是响应国家“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以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生动载体,活动面向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学生等重点人群,创新采用“区级精卫+社区+学校的1+1+1”模式。
据悉,中医药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子项目:传统功法对焦虑抑郁的课程研发与推广应用的支持下,项目负责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振副院长带领团队,进行中国传统功法在改善焦虑抑郁患者症状的课程研发和实证研究,并促进成果普及化。“‘1+1+1’的推广模式下,系列活动对进一步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提高全民综合健康素养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使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表示。
在活动筹备初期,由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承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精神心理康复技术新进展培训项目》邀请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务部陈剑华部长主持。同时,特邀市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总负责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李洁教授介绍了《中医治疗神志病的历史、理论和应用研究概况》。
项目推广研讨会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范青主任重点向上海市六家区级精神卫生中心(普陀、虹口、杨浦、闵行、徐汇、浦东)介绍了子项目内容。经过讨论,项目组与六家中心达成合作意向,预计开展至少六场中国传统功法推广活动。
丰富推广内容,使传统功法深入基层
系列推广活动总参加人数近350余人,其中,市民、学会达200余人,覆盖面广,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上海市气功研究所陈超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主管技师唐丽红、丁雨青治疗师应邀参加,他们凭借着丰富的传统功法经验,作了精彩的授课。
8月31日上午,在普陀区甘泉社区文化中心,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组织100余名街道/镇社区精防工作人员、康复治疗师等开展了“中医功法,情志养生”推广会,陈超洋老师向大家讲解中国传统功法——三线放松功。
现场,陈超洋结合视频和图片介绍了三线放松功的起源与发展,并以生活事例生动地介绍了三线放松功的重要性及具体内容。讲解同时,陈老师也亲身示范动作细节,将晦涩的知识形象化,各治疗师也在座位上开始尝试练习放松动作。
同一时间,在上海市复兴实验中学,由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办的三线放松功法推广会火热举行。丁雨青治疗师以及项目组成员励心怡向大家介绍三线放松功的基本理论、练功要点、方法要领、练功方法等,并带领在场的四十余位教师进行5分钟入门练习,感受实践体验和理论接受的出入。
8月31日下午,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在辽源西路睦邻中心开展了“中医功法推广会”,共有70余名医院的康复治疗师、区级阳光心园的学员和家属以及社区居民参加此次推广会,活动过程中,陈超洋老师亲身教学,示范动作细节。
9月1日上午,丁雨青治疗师来到了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向60位住院患者讲解中国传统功法—三线放松功。丁老师认真讲解了三线放松功的益处与原理,并亲自演示了动作细节。
当天中午,在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华富邻里汇开展的“传统功法进社区”推广活动中,唐丽红治疗师结合中医传统功法宣传片为大家讲解了三线放松功的起源与发展及练功方法、要领,并指导在场人员尝试放松动作的练习,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9月19号下午,浦东区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在辽源西路睦邻中心开展了“练好放松功,心情就轻松”传统功夫宣讲活动,40余名医院的社区人员参与。活动中,唐丽红老师介绍了三线放松功的具体内容,并向大家亲身示范动作细节。动作讲解结束后,她还积极引导大家进行三线放松功的体验练习。
接下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将持续创新活动形式,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探索新型一体化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将中医学传承创新,发扬光大,助力全民身体素质提升,推动形成了全民参与、健康生活的新风尚。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张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