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国际化始终是中国钢铁从小到大变强的关键
2024年12月08日 18:1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8日电(记者 许婧)“科技创新将决定中国钢铁的未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7日在上海参加2025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时表示,中国钢铁首次面对真正意义上的减量发展,挑战巨大,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高附加值将是正确之道;而国际化始终是中国钢铁从小到大变强的关键,要持续推进中国钢铁产业国际化进程。

  姜维透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钢铁表观消费首次连续三年下降。2024年1月至9月,中国国内钢铁表观消费又下降6.2%,其中8月下降了13.5%,9月下降10.3%。近3年,中国国内表观消费累计下降1亿吨以上,今年大概率会在9亿吨以下,下降趋势已经形成。

  面对下行压力,姜维认为,应对之策在于通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可拉动不锈钢、电工钢等品种的消费,预计将带动中高端钢材消费量年增长800万吨以上。同时,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行业三大痛点,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尤其是自律控产能。在他看来,“三定三不要”将成为行业应对当前下行阶段的底线思维,即“以效定产”“以销定产”“以现定销”。

  姜维强调,科技进步是中国钢铁效率提高、由小变大到强的核心要素,应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绿色化等方式有效支撑中国钢铁由小到大变强。随着工艺流程进步,高性能钢材的生产和应用比例显著提高,带动并支撑了下游用钢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换代,部分产品已稳步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此外,中国钢铁行业国际标准化贡献率位居全国各行业前列,国际标准人才队伍也不断走向国际舞台,获得ISO卓越贡献奖人数占全国总量的34%,年轻化是显著特征。(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