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10日电(李佳佳)凭借“液态食品供应链智能包装零碳循环技术和应用”案例,箱箱共用近日从来自全球五大洲、55个国家的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表彰-创新指标单项冠军”,成为中国企业在本次活动中唯一的单项冠军。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是联合国大会的多边技术援助机构,成立于1966年,任务是“帮助促进和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协调联合国系统在工业发展方面的活动”。宗旨是通过开展技术援助和工业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全球解决方案征集活动是UNIDO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疫后经济重建和绿色复苏以及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年度旗舰项目,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立足于联合国平台、辐射五大洲、聚焦创新技术与优秀实践的国际级科技盛宴。
2024全球方案征集活动以“食品科技创新与工业可持续发展:滋养未来”为主题,旨在发现并寻找全球具有先进创新技术方案和企业,解决全球食品行业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消费等问题。
箱箱共用所研发的“液态食品供应链智能包装零碳循环技术和应用”,创新性地将可折叠IBC(Intermediate Bulk Container,中型散装容器)与高韧性高阻隔材料结合,自主研发的“箱中袋”技术方案,实现轻量化与高强度的高效结合,并通过净零残留排放技术,大幅降低粘稠液体排放残留量,形成了包括可折叠IBC、液袋材料及灌排零配件等系列化配套方案。同时,依托“一箱一码”技术,箱箱共用可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物联网硬件,以及可追踪和可监管的软件系统,实现了软硬件一体化深度协同,形成了从产品到场景的有效落地。经BSI(英国标准协会)核算,箱箱共用液态食品循环包装OF330,按照年均循环7次测算,对比传统钢桶包装方案,每箱每趟可实现202.93kg碳减排。通过这项技术,箱箱共用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液体食品包装向资源节约型的循环体系转变,有效解决了食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监管以及一次性包装浪费等问题。
此次成为UNIDO2024全球解决方案征集活动中唯一来自中国的冠军获奖企业,充分展现了箱箱共用该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创新性和领先性。ITPO Korea主任Maengho Shin也对箱箱共用等项目所展现出的创新精神给予赞扬,鼓励获奖企业持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行业变革潮流。
事实上,在可折叠散装液体IBC包装循环技术领域,中国曾一度面临技术空白。箱箱共用历时十余年,潜心研发和突破,从结构设计、生产工艺、材料选择、装备制造以及智能化和数字化等多个角度,全新重构了底层技术框架和逻辑。其在散装液体循环包装技术创新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关键阶段:研究探索、追赶超越、全球领先。初期,箱箱共用耗时两年,深入研究全球散装液体循环包装技术现状,收集并分析了数千条专利信息,绘制了详尽的全球专利地图。基于此,箱箱共用聚焦于双光面、薄壁加强、零扭矩、零残留、高阻隔、高温灭菌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成功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可折叠IBC包装循环技术架构。这一架构区别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路线,并在全球率先研发了“空满箱识别”“智能云交割”等箱联网技术,成为该领域的“全球创新指标单项冠军”。
截至目前,箱箱共用业务已覆盖食品饮料、非危化学品、汽车与家电零部件,以及生鲜和冷链等众多场景,在全球范围内已实现近千项技术储备和专利布局,其中包括139项中国授权发明专利和146项PCT国际申请,60%以上为高价值专利。此外,箱箱共用已在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完成备案,形成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箱箱共用在技术研发上的实力,也为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知识产权壁垒和保障。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