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2024-2025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百强榜在沪发布
2024年12月24日 19:0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24日电(许婧)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了2024-2025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百强榜。

  此次发布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主办,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协办。

  作为百强榜的发起人,上海交大中企院院长、安泰经管学院教授余明阳在开幕致辞中深入分析了中国经济的现状与挑战,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全球化市场变化、城镇化进程放缓等,并指出中国企业竞争格局正从群雄逐鹿转向几足鼎立。尽管存在压力,他对中国经济发展保持信心,强调高校应挖掘并推广有价值的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余明阳还强调了价值投资的重要性,并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期待中国企业能为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贡献力量,倡导追求价值、质量和情怀,这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安泰经管学院会计系教授、百强榜首席专家夏立军在会上对榜单的发布背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必要性。他指出,中国经济虽然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人均GDP、产业创新以及企业国际化等方面仍面临挑战。要实现全面发展,必须涌现出一批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百强榜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宏观经济影响、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力求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竞争力的参考指标。夏立军进一步表示,榜单的发布不仅仅是对优秀企业的肯定,更是对中国企业家精神和稳健成长的实业经营理念的弘扬,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发挥更大作用。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区域经济首席分析师、ESG研究首席分析师赵子健以“共筑ESG生态圈,践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深入剖析了ESG(环境、社会、治理)理念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他回顾了ESG在国内政策支持下逐步成熟的发展历程,并详细分析了当前投资端和企业端的实践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建议。此外,他还深入解读了国内ESG产品规模的增长趋势、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改进方向,以及实践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最后,他还特别强调了构建一个包含“三层次、五主体”的ESG生态体系的重要性,旨在通过多层次的措施支持行业各方更好地推进ESG实践。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加深各界对建设ESG生态圈的信心和理解,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区域经济资深分析师、博士徐淋深入剖析了并购市场的最新动态,指出并购重组潮具有周期性和政策性两个显著特点,并强调市值管理需求和产业转型需求是推动并购政策出台的两大核心动力。他提到,自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以来,A股市场的并购案例显著增多,尤其是跨界并购和未盈利资产收购等标志性案例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活跃度。徐淋还提出了对未来并购市场的四个趋势判断,包括并购市场的持续活跃、IPO终止企业成为并购标的、并购终止案例增多,以及并购投资从交易逻辑向产业逻辑转变。他强调了重视并购风险、辩证看待并购复杂性,并建议企业应动态调整并购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ESG研究分析师王佳在分享中聚焦于市值管理的核心逻辑,强调市值管理旨在优化中长期投资环境,其核心在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形成完整闭环。她指出市值管理起源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随着政策支持,工具箱不断丰富。王佳提出,市值管理首先要经历长期价值创造的过程,其涉及制度完善和ESG建设,亦可通过股权激励、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企业内在价值。在此基础上,持续通过短期高频的关系管理和价值信息传递,促进价值实现。最后,她对市值管理的趋势和策略进行了展望,倡导企业结合内外部环境和时机选择合适的市值管理工具。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余明阳、夏立军、赵子健、徐淋与王佳就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升级:上市公司的竞争力重塑”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嘉宾们就当前经济形势下价值投资的必要性以及七年来榜单企业和行业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讨论中强调了好公司与好股票的差异、优秀财务指标与股价表现的关系、世界一流企业的特征及国内企业的短板等议题。嘉宾们普遍认为,未来投资应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型企业和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将成为市场投资的重点,理性投资将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趋势。

  余明阳做总结发言时指出,中国企业在企业家精神和管理能力建设上需要加强软性文化的积淀。他认为上市公司百强榜的发布旨在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并发掘更多优秀企业,这些企业将成为行业标杆和股市佼佼者。余明阳提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追求价值、质量和情怀是企业永恒的追求。他对中国企业和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相信通过聚焦价值、质量和创新,中国企业将在全球市场中展现竞争力。(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