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8日电(许婧)“从绿水青山到人民城市 —— 第四届黄浦江论坛暨第三届中国文化线路十人谈” 活动5日在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众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黄浦江的生态文明、文化线路的保护与传播,以及文化传承与品牌建设等议题。
本次活动由黄浦江节黄浦江论坛执委会、上海长三角人类生态科技发展中心、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城市品牌工作室主办。
2020年起,黄浦江节·黄浦江论坛首次举办,过往数年逐步发展,逐步定位为打造具有“生态文明”“家国情怀”“对话世界”主题理念的具有持续生命力的节日类活动品牌。活动伊始,黄浦江节・黄浦江论坛执委会主任、中企万博集团董事长王慧首先介绍了黄浦江节·黄浦江论坛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
据介绍,2024年,“黄浦江节·黄浦江论坛”围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互动、城市更新、品牌打造等多个方面,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保护母亲河日、建党节、全国生态日等重要节点举办线下黄浦江沙龙,组织黄浦江探源,并给为黄浦江保护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仁们颁发“黄浦江之友”证书,执委会还参与了相关部门组织的黄浦江与纽约哈德逊河的对话活动。2025年,黄浦江节黄浦江论坛将更加注重内涵和外延的拓展,挖掘黄浦江文化和品牌的丰富内容,组织黄浦江与伦敦泰晤士河对话、黄浦江论坛走进大阪世博会等对话世界系列活动。
在主题演讲环节,湖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谢占强发表了以 “沪湖渊源:从苕溪到黄浦江——源水滋养生江南风物,水系古今促一体发展”为题的演讲。他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深入剖析了苕溪与黄浦江的内在关联。谢占强指出,沪湖两地自古因水相连,水系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江南风貌,时至今日,这一水系纽带依旧在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城市协同发展筑牢根基。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二级调研员沈思睿带来 “以图为鉴 —— 黄浦江的历史与更新” 的主题分享。现场通过展示一系列珍贵历史图片,结合沈思睿深入浅出的讲解,清晰呈现出黄浦江的发展变迁轨迹。从早期的自然生态景观到近现代伴随上海崛起的城市演变,这一过程既见证了城市辉煌,也揭示出当下保护与更新工作的紧迫性,为黄浦江后续发展规划提供了有力的历史参照。
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城市品牌工作室主办的 “中国文化线路十人谈” 于2021年起步,后逐步拓展影响力,吸引各界广泛参与,如今已成为文化线路研究领域的重要交流阵地,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理念推广传播等方面成效显著。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城市品牌工作室华玉琪介绍,“中国文化线路十人谈”未来将从学术探索、产业拓展、内外联动等方面发力持续提升品牌传播度、扩大影响力。此次与黄浦江论坛携手举办,二者优势互补,协同效应显著。
在 “黄浦江文化线路塑造与传播” 圆桌对话中,由黄浦江节黄浦江论坛执委会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孙伟华主持,黄浦江溯源第一人陶康华、纪录片《浦江之上》总导演胡茜、湖州安吉首任环保局局长徐亚良、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郝雨教授、资深文旅产业评论员、上海师范大学刘德艳副教授、黄浦江综合整治重大项目专家戴维明高级工程师等多位专家参与讨论。以 “历史记忆” 为切入点,专家们各抒己见,探讨如何借助影视创作、文旅线路优化等多元手段,唤醒大众对黄浦江历史文化的记忆,重塑黄浦江文化线路吸引力,助力其打造成为上海文化新标识。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何敏主持 了“城市母亲河文化传承与品牌建设” 对话,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主任刘逸星、首席品牌官联盟主席梁中国、豫园股份董事会办公室总监刘喆慧、中国银联市场经理陈苏宁、乌毡帽酒业副董事长吴烈虎、鹏欣集团办公室主任周乐等等结合各自机构与黄浦江文化与品牌的关联和互动,围绕法律保障机制、品牌塑造策略、公众参与促进等要点深入交流,为黄浦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与品牌发展壮大夯实基础。
2025年,黄浦江论坛将与海内外的合作伙伴展开进一步合作,共同推动黄浦江生态文明与文化传承事业的国际化发展。论坛战略合作伙伴《欧洲时报》英国分社相关负责人通过视频发来祝贺,并通过聚焦黄浦江与泰晤士河对比共建议题,为黄浦江文化品牌国际化拓展路径提供有益思考。
来自中国药都安国市的玉哲养生白酒和来自安溪市的魏荫茶业铁观音将与“黄浦江”开启品牌联名。活动现场,玉哲养生酒的戴海燕、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传人茶王魏月德的弟子向中企万博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浦江节黄浦江论坛执委会副主任王佳赠送了特色产品。从去年8月来自黄浦江源头的乌毡帽黄酒成为黄浦江节黄浦江论坛的礼宾黄酒以来,黄浦江节黄浦江论坛因其鲜明的公益性社会性和传播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品牌开展合作。(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