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六中全会精神进课堂 一级教授韩庆祥云端开讲上海大学“理论中国”
2021年12月01日 13:19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1日电(殷晓 许婧)11月29日晚,上海大学面向全校开设的思政选修课《理论中国》正式开讲。本学期的《理论中国》课程首度采用了“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云端思政”新模式,开辟了辐射全国的理论“名师讲坛”新载体,形式多元,内容丰富,令同学们耳目一新。

  开学第一课,《理论中国》教学团队特别邀请到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第七届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韩庆祥老师作为特邀嘉宾,为大家作题为《唯物史观与历史经验》的主题讲座,本讲由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立伟教授主持,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参加讲座,包括上海大学创新中国课程班学生在内的线上线下全国十余所高校四百余名师生学者共同参与。

  课程伊始,韩庆祥教授带领学生们回顾了2016年5月17号中央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他指出,现在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理论使命,就是基于中国的实践、中国的经验来构建中国理论,并希望高校师生可以扛起“创立中国理论”的伟大使命。

  围绕“构建中国理论”的路径,韩庆祥教授提出了两个要点,一是要让中国理论扎根于中国道路、植根于中国经验;二是要重视“方法论”,要把“中国经验”上升为“中国理论”。为了进一步说明方法论的重要性,韩庆祥教授概括梳理了中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们从对这些哲学理论的总结和归纳中发现其关于世界的解释框架和分析框架。他进而指出,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解释框架,就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解释框架,也是构建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种分析框架。

  伴随着一个接着一个的理论新知,韩庆祥教授的报告进入对第二个关键词“历史经验”的阐释。

  互动提问环节,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王伟吉、青年教师徐苗等线上线下的同学老师们围绕“中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存在的张力”、“伟大建党精神”、“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等方面内容进行提问,韩庆祥教授进行了逐一详细地解答。

  此次主题课程紧紧围绕“唯物史观与历史经验”这一主题,主旨鲜明、内容生动,以唯物史观为切入,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总结的历史经验,加深了广大师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理解,引导同学们在现实中探索、总结并践行中国理论。

  据悉,《理论中国》是上海大学为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核心通识课程,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理论中国·名师讲坛”为平台,面向校内外开放,最大限度扩大受益面。课程宗旨是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道路,用中国道路解释中国奇迹,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理论。向学生多维度展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特色、风格、气派。通过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讲座,着力提高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理论认知和理论自觉,并在当代中国伟大成就和经典案例的实证解答中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精神激励行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