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日电(记者 李姝徵)为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广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9月2日,徐汇区教育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徐汇交警支队、漕河泾街道办事处来到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开展开学安全第一课。此次活动让区内从事安全治理、应急守护的专业力量进校园,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共筑城区安全防线。
活动以一场地震疏散演练拉开帷幕。演练开始,地震避险警报响起,200余名师生按照预案就地避险,模拟地震横波过后,老师带领学生按疏散线路从教学楼迅速有序撤离,到达安全区域集合。疏散指令的下达、站队排序的行动、疏散下楼的保畅、集合人群的安抚都有专人负责,整个演练过程一气呵成。新学期的第一场疏散演练,增强了师生防灾自救意识,也提高了学校处置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组织师生安全疏散的能力。
在消防设备教学展示场地,区消防救援支队高大的消防车、先进的消防救援设备,吸引了学生们好奇的目光。消防指战员深入浅出的互动讲解,打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消防知识小课堂,大大满足了学生们的求知欲。
在车辆视觉盲区实验场地,来自徐汇交警支队的民警在实验车辆周围放置了数十个交通锥,让在场学生上车观察体验并介绍车辆视觉盲区的相关知识,提示要与车辆保持安全距离,不要在车辆周边嬉闹和逗留,以免造成意外。
在应急知识体验项目场地,区应急管理局设置了应急宣传主题长廊、破障逃生、家庭用电安全、地震逃生、穿越浓烟障碍、高楼缓降等参观体验活动。应急宣传主题长廊以图文形式呈现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相关知识,宣传自救避险技能。破障逃生项目由教官讲解示范安全锤破窗的技巧,让参与学生们落锤位置,体验不同挥锤力度和落角度造成的破窗效果。家庭用电安全项目模拟居家环境,模拟家用电器火灾,介绍防火防灾常识。地震逃生项目通过模拟震时房屋饰材坠落,向体验学生讲解室内避灾避险位置。穿越浓烟障碍项目通过浓烟房模拟发生火灾时室内视线不佳和环境障碍,给予体验学生适度的紧张感和临场感,由教官指导火场浓烟环境下逃生技能。高楼缓降项目模拟高层居民楼火灾现场使用缓降器逃生情景,让参与学生穿戴逃生设备体验缓降落地。
学生学习能力强但避险经验不足,本次开学安全第一课创新安全宣传进校园形式,通过实景模拟和“震撼”教育让参与者学会认识风险、躲避风险、化解风险。学生们对现场各类体验活动感兴趣、参与度高、模拟互动多,寓教于乐,达到了良好的宣教效果。(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姝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