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冤家”路不窄 这位民警巧用三所联动化干戈为玉帛
2024年09月14日 21:24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公安分局彭浦镇派出所社区民警乔亚飞巧用“三所联动”机制化解邻里纠纷。
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公安分局彭浦镇派出所社区民警乔亚飞巧用“三所联动”机制化解邻里纠纷。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4日电(记者 殷立勤)从“冤家路窄”到友好邻里,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公安分局彭浦镇派出所社区民警乔亚飞巧用“三所联动”机制,仅用短短 3 个月成功化解一起积怨已久的邻里纠纷,赢得了广泛认可。

        2024年 6 月,家住静安区的市民施某在睡梦中被楼下邻居用低音喇叭播放的音乐吵醒。原来,施某是一名钢琴老师,年初至4月给学生授课时影响了楼下孙某的租客(陪读家庭),租客提前退租。此后2个多月孙某未找到新租客,于是将“账”都记到了施某头上,并多次制造声响影响施某授课,双方就此产生隔阂。其间,施某上门理论无果,而孙某发现施某曾私自打开其家门(出租屋,无人居住)后报警,要求施某道歉和赔偿损失。

        乔亚飞接警后,现场为双方理清争论焦点并适时开展释法说理工作,及时为纠纷降温。在初步调处后,乔亚飞立即会同居委干部分别上门走访,进一步掌握双方矛盾的“病灶”并就后续调解事宜提出调解建议。

        2024年7月,在乔亚飞的组织下,彭浦镇街道委派人民调解委员工作人员再次开展调解工作,双方初步约定由租住在楼上的施某购置隔音地毯等设备以降低弹琴影响以及调整课时等方案,但未能就赔偿方案达成和解。

         “将重心放在重构和睦的邻里关系上”。经过几轮沟通,乔亚飞深知,化解纠纷“病灶”需先“清创”,在维护双方合法利益的前提下,从根源上重塑相互理解、信任的邻里关系。为此,派出所适时启动了“三所联动”调解模式,乔亚飞从中牵线搭桥,先后邀请了街道司法所、律所、绿化部门等专业机构介入,历经两轮调解,全力为当事双方明确法律关系,完成相关评估鉴定,并进一步完成定损赔偿等项目,形成了调解闭环。但签字前一刻,孙某因顾虑日后重起矛盾,还是拒绝了该方案,调解工作陷入僵局。

        对此,乔亚飞又专门请教相关领域专家,针对民事纠纷、侵权责任界定及人民调解范畴等方面做足功课,并再次登门走访当事双方,先后从法理和情理等方面释明利弊,化解当事人对善后工作的顾虑,平衡双方对“谈判”的心理预期。

        在7月29日的第三轮调解会上,民警会同各相关部门重点就善后管理工作做了充分阐述,积极促成双方达成意见一致。在乔亚飞的主持下,各方均认可调解方案,当场签具了人民调解书并互相赔礼道歉,握手言和。

        会后,乔亚飞以孙某女儿的学弹钢琴需求为突破口,为双方善后工作积极铺垫,进一步巩固调解成果。今年8月至9月,乔亚飞多次上门回访,确认双方未再起争执,友好邻里氛围得以恢复。如今,孙某表示为方便女儿读书已计划搬回居住,并让女儿在施某处学琴,双方互通有无,邻里关系更显密切。

        得益于民警的不懈努力以及“三所联动”机制的有力推动,这对昔日的“冤家”如今化干戈为玉帛,成为了和睦社区氛围的良好典范。(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殷立勤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