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6日电(记者 李姝徵)随着2024年国庆佳节的到来,轨交民警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国庆长假期间,受休闲娱乐、购物、旅游出行等多流叠加效应影响,地铁线网交通枢纽、商圈景点等周边地铁站点客流压力凸显。据统计,9月30日网络客流达1118万人次,同比去年上升54%左右;10月1日至7日全路网客流约730万/天。为确保市民乘客出行安全顺畅,轨交公安启动国庆安保工作,全力护航运营安全。
有序背后的“绣花治理”
10月2日,蓝天白云的好天气带动了大家的出游热情,本市各大景点和商圈游人如织,迎来了大客流。
下午14时,人民广场站派出所警长杨文彬换上了工作制服,准时抵达人民广场站。从9月30日起,他便携手100余名轨交民警、辅警驻扎在此,开启了国庆大客流的保障工作。
下午16时,随着2、10号线南京东路站和14号线豫园站封站跳停,人民广场站的大客流也如约而至。记者看到,在人民广场站中央换乘大厅,往来乘客络绎不绝,在民警、辅警和地铁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客流平稳有序。
在这有序的背后,大客流安保压力到底有多大?人民广场站平日客流18万人次,而国庆期间单日客流峰值可达44万人次,瞬时峰值为4.8万人次。“人民广场站是1、2、8三线换乘车站,总共有18个出入口,国庆期间客流数会比平日增加144%,算上叠加的民警和辅警力量120名,安保力量与客流是1:3666的比例,我们客流疏导的压力可想而知。”杨文彬向记者介绍。
国庆安保期间,人民广场站派出所安保任务向来是最艰巨的,而人民广场换乘站,更是安保工作的重点难点。为此,轨交公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通过主动对接黄浦公安、南京东路街道和地铁运营方,召开联席会议,沟通协调安保方案,落实客流管控“一站一方案”、上下联动“一口一方案”、点位值守“一点一力量”,密切上下联勤联动,将应对大客流预案做实做细做足。
充足的预案如何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客流?“人力+科技”给出了完美的答案。记者在现场看到,18时车站出现瞬时大客流,轨交公安第一时间与黄浦公安沟通配合开启19号口的“只进不出”、14号口“只出不进”模式;关闭华盛街双通道,将5、6、7号口进站客流引导至三角换乘大厅;在三角换乘大厅平台增设分流点位,引导部分客流经12号口平台—华盛街通道—2号线西端进站闸机处进站,与三角大厅客流进行有效分流,确保客流平稳有序。与此同时,在人民广场站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内,民警时刻关注着前方大屏实时客流情况。“地铁车站人多站大,单靠我们民警去发现拥堵点十分困难,但有了科技的‘加持’,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了。”人民广场站派出所副所长虞键介绍,“我们通过视频巡逻,结合路网客流的预判和实时分析,可以及时地发现车站客流拥堵隐患点,快速指令警力到场疏导处置。”
从站台的布局优化,到大客流应对预案的细化,从地上地下联勤联动,到科技手段的赋能,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周密考虑、精心部署。为了确保国庆大客流可控有序,轨交公安以“绣花针”般的功夫为乘客编织出一张安全有序的轨道交通网络。
压力背后的“制胜法宝”
10月5日,地铁虹桥火车站迎来今年国庆长假抵沪客流高峰。“从10月4日开始抵达虹桥火车站的客流每日都在30万以上,今年国庆返程客流较往年略有增加,10月6日、7日到到达客流预计将超40万。”轨交总队虹桥枢纽所警长郑佳向记者介绍。
作为承担虹桥火车站主要疏散功能的地铁2号线,由于周边商圈、蟠龙天地、朱家角、奥特莱斯等景点客流叠加因素影响,在15时至18时、20时至22时,2号线虹桥火车站出现了集中进站的压力。郑佳和同事们严阵以待,迎接今天的进站大客流。“虹桥火车站平日进站客流9万,10月1日至3日每天的进站客流11万,从4日开始游客客流叠加返沪客流,进站客流就达到16.5万,同比平日上升83%。如此大的客流,的确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郑佳向记者介绍,“但应对大客流,我们有制胜‘法宝’。”
原来,郑佳口中的“法宝”就是“四长联动”机制,轨交公安、闵行公安、铁路公安处、地铁运营方实时沟通到发铁路旅客数据、地面客流、站台客流及列车运能情况,通过上下联勤联动,动态调整客流疏导措施,会同车站方开展客流引导、治安管理和秩序维护,确保客流井然有序。
“通过这几年节假日安保工作,我们已经形成了科学完善的大客流管控措施。根据铁路到达客流情况,及时启用前置分流、站内分流、物理硬隔离等措施,提升站内客流疏导效率。”郑佳口中的管控措施,是轨交公安应对大客流的另一个“法宝”。
轨交公安在虹桥火车站站“南1”“北1”进站口外视情设置“L”形硬隔离通道,配合常态蛇形硬隔离措施,会同地铁工作人员有序引导乘客出入地铁,加强进站区域的秩序维护工作。按照“控外疏内”管控原则,根据站内外客流情况,依次在地铁出入口、站厅动态调整限流管控措施,有序放行旅客进站,避免站厅、站台内及出入口处旅客出现严重积压。同时,视情会同铁路公安在铁路到达南1、北1出口设置“L”形硬隔离,将旅客分流引导至枢纽东交通中心、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乘坐轨交线路、公交车和出租车,以缓解地铁虹桥火车站站得进站压力。在科学的客流管控措施下,虹桥火车站站客流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乘客的出行体验获得了提升。
这个国庆长假,还有众多像杨文彬和郑佳这样坚守在岗位上的轨交民警。为了保障国庆长假期间轨道全路网治安平稳有序,轨交公安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加大车站民警巡逻、盘查、临检力度,提高特警巡逻、携犬巡检的覆盖范围和巡逻频次,加强车厢内巡逻检查,对各类突发事件和违法行为进行快速处置,并增加便衣反扒警力投入,全面提升轨道交通区域社会面防控力度。同时,针对节假日客流大、外省市来沪旅游乘客路况不熟易走散、财物遗失等情况,为乘客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安全背后的“强大引擎”
伴随着本市轨道交通路网不断延伸拓展,日益增多的观赛观展群众选择快速便利的地铁作为主要出行方式。面对警力和大客流悬殊的比例,如何科学布警成为轨交公安探索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上海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的日益丰富,特别是大型体育比赛、演唱会等活动的高频次举办,场馆周边的地铁车站客流压力显著增大。为应对这一挑战,切实提升轨道交通安全出行指数,轨交公安打破传统安保对可能存在观展观赛客流风险无法做出量化预判及针对性管控的局限,推进“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 ,结合“活动特点、路网实际、时空点位”,充分运用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搭建模型,根据研析推演结果实现“人站适配、最优择路、警力精投”,最大限度提升大型活动安保期间的“见警率、管事率、震慑力”,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以高水平安全护航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
“国庆期间,2024哔哩哔哩上海国际手办模型文化博览会、百威风暴电音节、约翰·传奇巡回演唱会等大型活动在上海举办,我们通过模型推算结果积极开展警力调度,将一线站区警力及叠加增援警力向观展观赛人员预出行车站及最优换乘线路区段等倾斜,实现了科学布警、显性用警。”轨交总队指挥中心主任李捷介绍,“科技不仅仅提升了我们安全管理能力,同时也赋予了我们强大动能。”
今年以来,轨交公安通过轨道交通观展观赛客流聚类分析模型,有效实现了精准布警、显性巡防、动态设岗,圆满完成“中国足球协会超级杯”足球赛、“2024F1中国大奖赛”等225场(次)大型活动安保任务,全力确保轨交客流的安全、平稳、有序。(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姝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