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日电(记者 李姝徵)8月30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达成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设立“清华之友——集成电路学院张江高科奖学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携手探索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培养新路径。此次合作旨在为张江科学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浦东新区打造“青年科创第一城”,为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自主创新与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由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清华校友总会集成电路专业委员会、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自强芯生,聚势张江——2025年清华校友集成电路论坛”在上海张江集电天地举办。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李慧,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赵劲松,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秦伟芳,张江高科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樱,副董事长、总经理何大军等嘉宾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清华校友总会集成电路专委会会长魏少军主持。来自政府部门、集成电路企业和高校院所的约350位嘉宾和校友参加了论坛。
李慧在致辞时指出,浦东新区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全、产业集聚度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2024年,浦东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近3000亿元,约占全国1/5。清华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顶尖科技人才。正是各位清华校友在集成电路领域的选择和坚持,才能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产业集聚等方面为区域经济作出巨大贡献。她向长期关心、支持浦东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也真诚地欢迎清华校友能到浦东发展。
赵劲松在致辞中谈到,集成电路产业是科技竞争的焦点。清华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在集成电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方面持续深耕,为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注入了坚实的“清华力量”。此次论坛既是校友间共叙情谊的纽带,更是共谋发展的平台。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持续汇聚广大校友的智慧与资源,组织更深入的研讨、开展更务实的合作;也积极推动校友企业更好地服务社会,为行业、特别是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秦伟芳说,希望校友们以本次论坛为纽带,持续聚焦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生态构建和人才培养,做技术攻关的“破壁者 ”、产业协同的“连接者 ”、创新生态的“共建者 ”。
论坛的报告环节分为两场,分别由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王志华教授、北京久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校友总会集成电路专委会秘书长刘卫东主持。11位嘉宾分别就人工智能浪潮下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集成电路制造、封装、EDA、汽车芯片等热点话题进行分享。
在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结合自身在集成电路领域学习、工作、科研、创业的经历进行了分享交流;也结合各自领域的行业现状和潜在需求,对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浪潮下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展开分析和探讨。
本届论坛是清华校友集成电路论坛首次走出北京、来到上海,论坛汇聚了来自设计、制造、封测、EDA、装备、材料等全产业链的清华校友,旨在通过特邀报告、圆桌讨论、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等形式,展开深度交流,搭建产学研用高度融合的互动平台,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张江高科作为张江科学城产业资源组织者、产业生态引领者,浦东新区唯一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始终坚持守牢集成电路产业赛道,推动浦东新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建设运营的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自2018年成立以来,其主导的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业产业规模从340亿元跃升到1128亿,年均增幅超过22%,汇聚了600余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吸引了7家全球芯片设计十强企业在此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9家全国芯片设计十强企业设立总部、研发中心,园区1.0建设目标提前达成。
接下来,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将通过“端侧牵引”“端芯联动”,聚焦“智能终端”“智算中心”“卫星互联网”三大领域,打造国家战略承载区、高端芯片策源地和自主生态示范园。2025年,相继启动建设了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园、硅光未来产业集聚区、RISC-V生态街区、工业软件(含EDA)大楼,并规划打造汽车电子集聚区等,精准引入、培育细分领域优质企业,打造产业“核爆点”。
张江高科持续构建多层次交流平台,通过形式多元的系列活动,不断为张江科学城的产业生态提供更多的交流空间、生活服务。本次论坛系张江高科“芯会张江”产业交流品牌下的重要组成部分——“芯校友”的重磅活动,目前已成功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四场校友活动。此外,张江高科还主办了集成电路产业领袖峰会、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年会(ICCAD)、RISC-V中国峰会等大型行业会议,并定期开展垂直领域沙龙、企业高管交流会等活动,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共享技术动态与行业信息的平台。(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