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3日电(汤彦俊)2025年,中国消费电子品牌正在书写出海新篇章。从日本东京到韩国首尔,新开业的小米之家门店里,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扫地机器人、家电产品、电动滑板车和穿戴设备共同构建出完整的AIoT生态场景,向全球消费者展示着中国品牌的创新实力。
近日,全球权威市场调研机构Omdia首席研究官Evan Kirchheimer与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国际业务部总裁曾学忠展开对话,深入探讨了中国消费电子品牌出海的现状、趋势与未来。
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升级”
过去3-5年,中国消费电子品牌出海经历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与品牌升级”的转型。以智能手机为例,中国品牌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根据Omdia数据,从2020年二季度到2025年二季度,中国品牌在海外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从43%提升到55%,在新兴市场表现稳健。
以小米为例,自2014年试水海外市场,经过11年的扩展,其全球化布局已进入新阶段。据曾学忠介绍,小米针对全球不同市场制定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以强大的韧性应对未来市场竞争。在上半年已经实现很不错的增长的情况下,继续拓展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市场规模;对欧洲、东南亚等成熟市场,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高端机占比,从而实现出海目的地从新兴市场到全球纵深的转变。
Evan Kirchheimer指出,中国消费电子品牌在全球市场的成功,源于多个系统性优势的积累与协同。首先,中国品牌依托完整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与规模化制造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全球市场需求,持续控制成本并保障高效交付。其次,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尤其在人工智能、端侧系统协同和智能感知等前沿领域积极布局,推动产品与技术迭代。
此外,中国品牌还展现出卓越的本地化生产与全球运营能力,通过在印尼、孟加拉、巴西等地建设本地供应链,既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也增强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同时,产品组合的多样化与生态联动能力进一步巩固其竞争力——从智能手机到AIoT设备,覆盖多价位段与多场景,构建出深度绑定的用户体验。
AI赋能与生态化成为出海新引擎
“小米的全球化战略始终围绕‘人车家全生态’这一核心展开”,曾学忠强调。智能手机作为生态入口,已覆盖全球7.31亿月活跃用户,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超过9亿,建立起多场景下的用户粘性与智能协同体验;未来,随着汽车业务的出海,小米将进一步打通“手机-家电-汽车”三大板块,实现更深层次的生态联动,为用户提供全域融合的智能生活体验。
在展望中国消费电子品牌未来三至五年的出海前景时,Evan Kirchheimer认为市场机遇依然广阔,尤其是东南亚、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对中国智能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将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然而他也指出,这一进程正伴随着不断升高的合规与竞争门槛。全球多个市场对数据隐私、本地服务融合等方面的要求日趋严格,企业必须建立更完善的本地化运营体系与合规能力,才能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环境中稳健发展。
对于中国消费电子品牌来说,出海新征程已经开启。在以AI和生态协同为核心的新竞争阶段,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本地化运营,如何将中国的生态模式成功复制到全球市场,将决定下一个十年谁能引领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方向。在这场新征程中,中国品牌正在从追随者转变为引领者,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产品与体验。(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