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3日电(记者 许婧)“传承匠心 筑梦未来”劳模工匠走进上海交通大学活动2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来自教学科研、智能制造、医疗卫生、法律服务等领域的五位劳模工匠组成“专家天团”,与200余名交大学子面对面,展开一场跨越代际、行业与梦想的“双向奔赴”。
现场金句频出、互动热烈,闪耀着匠心与青春碰撞的思想火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上海市总工会主席郑钢淼出席并为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讲师代表颁发聘书,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代表学校致欢迎词。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张荻以《材料强国筑脊梁,科研报国践初心》为题,分享自己三十多年来与金属基复合材料打交道的故事。通过“归国”“攻坚”“师自然”“育桃李”四个篇章,他生动回顾了带领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奋斗历程。从实验室三千个日夜的反复试错、不懈攻关,到建成国际领先的自主研发平台;从服务“天和”核心舱到助力“嫦娥”探月工程,三十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上万件关键部件上都铭刻着团队的贡献。他寄语青年学子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中国材料成为托举科技强国的钢筋铁骨,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全国劳动模范、星逻人工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蓝星研究院院长肖素枝以《科技筑就梦想 创新引领成长》为题,从“星逻起步”“硬核展翼”“遨游未来”三方面展开了一幅无人机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创新画卷。过去许多不敢想、不敢试的任务如今变成了现实,在沙漠光伏电站高效巡视、担任城市消防"片儿警",江河湖泊智能监测,危急时刻运送血样……无人机科技不仅翱翔于蓝天,更扎根于大地。她寄语青年学子既要有敢闯“无人区”的勇气,更要有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的匠心,让中国智造在世界更多角落留下温度。
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联席主任张金全以《坚守法治初心,砥砺担当使命》为题,讲述一名法律人从山村学子到人民大会堂的奋斗故事。从创业时递出的一张法律援助的名片,到如今守护千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屏障,再到推动地方性法规建立,他用法治温度护航城市高质量发展。他勉励青年学子始终秉持劳模工匠精神,以专业为凿,以良知为尺,以信念为灯,用匠心与奉献诠释奋斗者的时代担当,镌刻属于这个时代的奋斗答卷。
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工匠、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输电运检专业工程师何冰以《思源湖畔植初心,铁塔银线守光明》为题,生动讲述了作为“光明守护者”活跃在输电线路运维检修一线的奋进故事。从黄浦江畔到东海之滨,从日常输电线路运维检修的“巡线”工作到整合“天上、塔上、地上”的力量,他带领团队建立起“空塔地”立体巡检体系、输电数字化监控中心,有力保障了上海主电网的稳定运行,托举城市发展的“能源脊梁”。他勉励青年学生心怀家国,脚踏实地,用自己的专业与创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让中国能源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永续光明。
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紧急医学中心主任陈尔真以《以劳动践初心,以匠心护生命》为题,用三个真实故事诠释医者仁心。从深夜的呼吸气囊、汶川的救命纸条到空中的生命通道,再到构建“海陆空”立体救援体系的学科带头人,他在从医四十余年期间带领团队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国内首个平战结合应急指挥中心、首套航空医疗救援标准、首个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他勉励青年学生把“认真”刻在心里,把“坚持”融进每一步行动,既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也有“把小事做细”的耐心,在时代的浪潮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在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原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首席主持人秦畅的主持下,现场师生还与劳模代表围绕“科研初心”“技术迭代”“AI+医疗”“职业能力”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折射出新时代青年对技术报国与职业发展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劳模群体对青年成长的真诚引领,彰显匠心精神与青春智慧的双向激荡。
活动期间,上海市劳模工匠进校园“千人师资库” 正式发布。该师资库汇聚全市1000位劳模工匠,覆盖智能制造、医疗卫生、法律服务等20余个行业领域。课程资源主题多元、内涵丰富,呈现“课堂讲授+动手实践”多维度特色,并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构建沉浸式教育场景。后续将面向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实现劳模资源与学校需求的“一键匹配”,助推劳动教育提质增效。
近年来,在市总工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推动下,打造“千人师资库”成为“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的重要举措。据统计,2024全年,全市共有2433人次劳模工匠,走进高中小学、高等院校932所,开展各类活动共计1879次,覆盖师生超过97万人次。
上海交通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面融入育人工作,激励教职工队伍立足岗位建功奉献,引导广大学子在劳动教育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工作,不断丰富“大思政”课内涵与形式,切实把精神引领转化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生动实践。(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