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多方携手探索将STEM教育从“日常课程”升级为“长效平台”
2025年09月27日 00:13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7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7日获悉,同济大学、上海国际汽车城园区少工委、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嘉定基础教育集团“四方携手”,为青少年打造跨学科、重实践的科创成长高地——“新能源汽车 AI+科技工作坊”(简称:工作坊)在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同济附中”)正式成立。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数据创新实验室负责人杨杰将“数据钥匙”授予队员代表,让科创实践从“凭兴趣”迈向“靠专业”。在“红领巾爱科学主题展示活动暨同济大学嘉定基础教育集团新能源汽车AI+科技工作坊成立仪式”上,全国氢能博物馆校园分馆首次亮相,同济大学氢能巴哈汽车变身“活教材”。

  据了解,此次工作坊成立前,作为教育部首批 “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之一,同济附中已通过“红领巾讲科学”氢少年讲解团、《汽车》主题校本课程(含“智能寻迹”“停车场优化”“新能源车防晒”等项目)推进STEM教育,如今工作坊的落地,将把探索从“日常课程”升级为“长效平台”。

  “从零散实践到系统课程,我们已走过10年。”同济附中校长邵学文介绍,学校依托设计思维,整合同济大学、上海国际汽车城等资源,创设真实情境项目,打造生境花园、同创乐园、文史慧园三大课程群。其中“同创乐园”聚焦“万物可造”,融合多学科知识,成为培育工程思维、创新能力的核心载体。活动现场,同济附中科学副校长、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张元建教授、工程师葛晨捷与学校教师代表围绕“弱化学科分野,强化问题解决”展开教研,针对《汽车》校本课程“夏日防晒”主题,张元建教授点评其与汽车工程的关联性,并为后续项目开发提供专业建议,进一步打通“校企校”协同育人通道。

  吸引众多目光的5节精彩教学展示课,均来自“同创乐园”课程群,以“新能源车”为核心载体。《探秘智能驾驶》通过智能小车车道识别、避障模拟,构建“认知-实践-迁移”三阶培养;《家用新能源车常见夏日防晒手段的比较与选择》课程让学生直面“夏日新能源车变‘烤箱’”难题,从 AI检索方案、设定500元成本约束,到搭建车模实验、分钟级记录数据,再到用“冰盾计划”论证每年省12度电,完整经历“问题定义-实验验证-方案优化”全流程,实现从“被动学”到“主动探”的转变。

  “不是简单的兴趣活动,而是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实践,埋下‘科技强国’的种子。”邵学文说,正如课程设计初衷,同济附中通过“平台+课程”双轮驱动,既为学生搭建科创实践舞台,又为区域STEM教育提供经验。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多方协作,让更多青少年在科学探索中成长,让科技强国的梦想在学生实践中生根发芽。(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