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会“我为同学做实事”系列活动落地见效奏响校园民主共治新乐章​
2025年09月30日 09:53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30日电(许婧)由上海理工大学学生会牵头打造的 “理” 顺诉求·共振 “青” 声 ——躬行践悟校园治理体验官项目,自启动以来,以“我为同学做实事” 为核心导向,深度探索学生主体参与校园治理的创新路径,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为高校校园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了 “上理方案”。​

  该项目紧密围绕学校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 “人人出彩、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人人暖心、人人认同” 理念,精准聚焦校园治理中的 “诉求反馈渠道分散、基层服务认知偏差、共建机制长效性不足” 三大核心难题,通过系列实践举措,切实推动学生在校园事务中实现 “有事能说、遇事能办、做事能成”,让民主共治从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

 

 

  共享:以 “舌尖体验” 激活校园共建活力​

  “食光奇遇,舌尖校园” 活动成为项目 “共享” 理念的生动载体。活动中,学生代表以 “美食评委” 身份走进校园食堂,通过现场品鉴、打分投票,评选出校园 “十大美食”,为餐饮中心精准掌握学生口味偏好提供一手数据,助力食堂优化菜品结构、提升餐食质量。同时,学生还深入后厨区域,对食材采购存储、卫生清洁流程、餐具消毒情况等进行实地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一系列举措不仅让学生就餐满意度显著提升,更让餐饮服务真正做到 “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实现校园餐饮资源的高效共享与优质供给。​

 

 

  共声:用 “面对面对话” 打通沟通壁垒​

  “茶话学声,协行新章” 专题研讨会搭建起师生双向沟通的 “快车道”。研讨会上,学生代表围绕食堂餐饮升级、宿舍管理优化、校园设施完善等高频关切问题,与学校后勤管理处、学生工作处、基建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直言诉求、积极建言。各职能部门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现场回应、明确整改时限,形成 “提出问题 — 沟通协商 — 落实解决” 的闭环机制。这种 “零距离” 对话模式获得师生一致好评,成为学校畅通诉求渠道、促进民主共治的重要平台,让学生的 “声音” 真正被听见、被重视、被回应。​

 

 

  共进:靠“沉浸式实践”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路见同心,青衿规途” 系列活动将 “共进” 理念融入校园安全建设。活动中,学生化身 “安全共建员”,走进校园门岗、消防控制室、交通管理站点等岗位,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日常巡逻、车辆疏导、消防设施检查等工作,近距离体验校园安全管理的全流程。参与学生普遍表示,通过沉浸式实践,不仅深刻认识到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更增强了自身的安全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为建设和谐安全校园注入了青春动能,实现了学生与学校在安全治理上的 “同向同行、共建共进”。​

  共识:凭 “角色互换” 凝聚校园和谐力量​

  “楼宇守护者行动” 与食堂监督体验官制度成为凝聚 “共识” 的关键抓手。在 “楼宇守护者行动” 中,学生走进宿舍楼宇,跟随宿管员参与日常巡楼、设备检查、学生服务等工作,亲身体会宿管人员的辛勤付出,学会换位思考,有效减少了日常住宿生活中的摩擦与矛盾。与此同时,食堂监督体验官团队持续开展食品安全检查与反馈工作,累计发布检查推文 18 篇,总阅读量突破 1 万次,吸引更多学生关注校园餐饮安全;监督志愿者库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扩展至 400 余人,形成 “人人可参与、人人能监督” 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营造出尊重、包容、温暖的校园环境。​

  在新时代高校校园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畅通师生诉求渠道、打破服务认知壁垒、构建长效共建机制,既是重要课题,也是培养学生劳动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关键路径。上海理工大学学生会以 “理”顺诉求・共振 “青” 声 —— 躬行践悟校园治理体验官项目为抓手,聚焦师生参与校园治理的核心需求,以 “共声、共识、共进、共享” 为目标,践行 “你的点滴,我最在意” 的服务宗旨,通过沉浸式劳动实践与深度对话交流,不仅实现了师生相互理解与校园共同建设,更彰显了学生会在劳动育人、校园共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与时代价值。该项目的成功实践,为高校学生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上理样本”,也为推进校园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新活力。​(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