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演员陈龙担任传播大使 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幕
2025年10月18日 14:59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8日电(郑莹莹 张践)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动仪式18日举办,裸眼3D动画亮相,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吉祥物——“江豚申申”逐浪前行。

  本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传播大使、知名演员陈龙通过视频发起“绿色未来行动倡议”,呼吁公众从身边小事做起,携手守护上海绿水青山,共同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本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发布了5条City Walk自然科普路线和11条生态研学路线,鼓励市民在AI加持下,探索科普新玩法。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在致辞中指出,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展示城市绿色发展成果、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围绕生态文明对话交流的国际平台。未来,上海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分享上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大城市的成果经验。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谭娟分享了上海在生物多样性调查方面的技术突破:传统人工调查方式已被多源遥感、AI识别、环境DNA(eDNA)等前沿技术取代,使城市“绿色保护”更为精准。“苏州河的蝶变”也备受关注,2025年“我是美丽中国讲解员”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张晓栋介绍了其治理关键。

  本届自然保护周整合优质科普资源,以“科技”为主线打造超千场特色活动,让公众在参与中感受科技与自然的融合之美。“国际交流活动”邀请全球专家分享自然保护前沿科技与经验,围绕“绿色技术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宜居城市建设”展开研讨;“环保科普活动”“生态践行活动”依托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动植物园等场所,提供沉浸式体验与自然探索机会;“青少年主题活动”“科普场馆主题活动”通过“鸟类识别”“自然笔记”“生态调查”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在科学实践中感知自然、记录自然;“人与自然市民科普活动”“手机随手拍大赛”结合AI技术,以科普创作等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生态之美触手可及;“主题摄影展”“主题科普影视展映”则以影像艺术点亮科学之美,探索科学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

  此外,组委会还联合中国移动、蚂蚁森林、航空公司等推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展”“自然主题航班”等特色宣传活动,让绿色理念融入城市发展。

  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将持续通过丰富多元的科普活动,传递“科技赋能生态保护”理念,号召更多人投身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行动。(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