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6日电(吕翠柳于俊)金山区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中注重突出“家门口”式理念,推动建立群众“家门口”的建议征集、落地与服务体系,实现人民建议征集向群众身边延伸、在群众身边见效。
在“家门口”的征集站点提建议
“红色的建议征集邮筒就设在公寓进出口,提建议很方便,落实建议也很快”。今年7月,居住在金山高新区社区“鑫港湾”职工公寓的小马提出了“增加共享单车投放,加强日常使用与停放管理”的建议,“鑫港湾”人民建议征集点收到后积极回应,9月,在金山区、高新区社区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鑫港湾”作为一个重要点位增加了共享单车投放并划定了停车区域,以绿色出行的方式解决了公寓职工上下班的实际需要。

金山区人民建议征集办挂牌成立之时,就十分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将建议征集的工作站点向群众身边延伸,第一批挂牌的建议征集站分别设置在区党建服务中心、金山城市沙滩等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区域。2021年底,依托“1+14+245+X”的党群服务站点体系,34个人民建议征集邮筒和184个人民建议征集信箱全面入驻党群服务中心和各级站点,形成区—镇(街道)—村居—楼组(埭头)四级线下征集网络,拓展建设党员、群众身边随处可见、触手可及的人民建议征集渠道。区城管执法局等单位立足实际,搭建了局机关、基层执法中队、村居工作室“三位一体”的人民建议征集体系,进一步拓展了建议征集网络。与此同时,金山区建议征集办还联合区融媒体中心等单位,在“i金山”“上海金山”等门户自媒体、移动端APP上开辟征集渠道,积极用好“随申办”建议征集版块开展主题征集,切实畅通了线上征集的平台渠道。
依靠基层治理体系将建议落地在“家门口”
“‘小圆桌’上我们既提出建议,又商量落实建议,这就是我们将人民建议征集融入基层治理的高效平台”金山高新区社区恒康居民区书记邱晓萍如是说。

该居民区搭建“小圆桌议事”平台,日常由社区骨干收集群众建议意见,每月10日召开一次“小圆桌议事会”,会上,社区骨干将群众建议意见转化为既反映群众需求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两年来,居民区群众参与小圆桌议事3600多人次,通过汇总、梳理、协调、落实人民建议,诸如建设“小阳伞”集中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停车场来解决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建设家文化长廊、凉亭、改造公共休息凳来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等真正贴近群众需求的实事、好事得以有效落地,切实实现了让群众的“金点子”在家门口生根发芽。
金山区人民建议征集办高度重视街道、镇及村、居发挥人民建议征集的主动性,不仅在群众家门口征集建议,而且动员、组织群众通过基层治理体系建设自主落实建议。吕巷镇落实建议建设“暖心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取暖、乘凉、喝水、歇脚”的去处,廊下镇中联村落实建议精细化治理农业废弃物垃圾,石化街道改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建设治理飞线充电等等都是基层社区在家门口落实建议完善基层治理的有效例证。
让建议征集办公室成为“建议人之家”
2022年10月,金山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址启用仪式上,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唐卫星为获奖的建议人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当天,还有45件人民建议分获一、二、三等奖,相关建议人获得公开表彰。
2022年7月,金山区特邀建议人座谈会召开,与会的32名特邀建议人畅所欲言,将如何发挥建议人作用,当好群众与党委、政府之间的建议沟通桥梁各抒己见。这是金山区建议征集办立足更好联系、服务建议人探索建立的一支工作队伍。队伍建立后,区建议征集办立即着手在组织建议人提建议、服务建议人调研需求、推动职能部门主动对接建议人方面开展工作。
金山区建议征集办公室表示,征集人民建议是主动联系服务群众,就要将主动联系服务这篇文章做实做细,努力成为“建议人之家”,浓厚群众到“家”提金点子的氛围,强化群众有“家”落实建议的感受,提升群众为“家”贡献智慧的自觉。
近三年,金山区共征集收到986条建议,形成完整建议82项,形成的摘报报送市区两级领导,市领导批示10项,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1项。区建议征集办深入挖掘获奖优秀建议,联合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成果转化,积极挖掘好的典型做法,枫泾镇房东变“房长”;石化街道“店小二”式服务商铺等建议落地的案例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未来金山将继续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化“家门口”人民建议体系建设,努力发现群众更多的“金点子”变为城市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金钥匙”,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推动金山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更高质量发展。(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