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3日电(谢梦圆 郁玫)9日,2022年度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城市中心高密度高品质街区近零碳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据悉,该项目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个关于双碳专项的课题。会上,浦开集团表示将以龙阳路地块项目为样本,部分街区降碳90%以上。
“城市中心高密度高品质街区近零碳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聚焦城市中心高密度街区空间集约与资源高耗等特点,以“人本化、零碳化、数字化”为原则,以投资开发主体为龙头,强化规划、建造、运行全过程管控,围绕“街区近零碳核算方法-综合调控关键技术-数字孪生系统平台”,为高密度街区提供近零碳排放关键技术体系和数字调控平台,推动上海及全国同类型项目的高品质提质增效和零碳化建设运营。
浦开集团以龙阳路地块项目为样本,承担“高密度高品质街区近零碳排放适宜技术体系集成示范研究”课题的主体单位,将建设示范街区2项,涵盖新建和更新街区,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新建街区达到近零排放目标,更新街区降碳90%以上,标准建筑实现碳中和,创建高品质完整健康社区典范。
启动会上,浦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严炯浩结合课题研究项目和集团主业,提出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力求将绿色低碳融入开发建设,跨前夯实城市生态基础,持续赋能引领区建设,“这样一个课题其实不仅仅属于技术范畴,更是我们做城市建设、城市开发、城市运营过程中,怎样在生态建设方面体现社会责任”。希望此项课题成果能推动形成一个可量化、可推广的高密度高品质街区近零排放建设综合调控技术体系,更进一步形成开发建设领域的低碳模式。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洪卫在会上表示,建设近零碳街区主要聚焦的是运营阶段,应该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才能加速双碳目标实现。同时,项目建设及运营中需要贯穿全生命周期理念,实现设计、建造、运行、直至拆除的全过程的低碳化。(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谢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