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6日电(徐明睿)金山区枫泾镇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近年来,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项目、阿里巴巴华东智能算力中心(枫泾)项目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如何既全力保障小镇高质量发展,又切实维护好每一位群众的需求,枫泾镇不断深化“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打造“聚心堂”信访服务品牌,有效激发基层信访工作活力,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全力维护辖区和谐稳定。

聚共治合力,建立“首问闭环”联动机制
“我们这么多农民等着这些钱回家过年,只想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辛苦钱,希望政府能帮我们这些辛苦的农民工。”2021年春节前夕,多批农民工来到枫泾镇综治中心(信访接待大厅)上访,综治中心当天值班的信访和城建部门的工作人员听完农民工们的诉求后,当天下午,联合区建管委、新枫泾公司、镇司法所等部门共同参与化解。经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书,涉及的72位农民工当晚就收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资。
镇城建部门和信访干部一同接待,综治中心联动职能部门落实办理,这是枫泾镇打造汇聚共治合力的信访“家门口”接待中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枫泾镇依托信访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党委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完善镇综治中心(信访接待大厅)入驻部门及功能配置,推行初信初访马上办、立即办,“饱和式”投入信访服务资源,建立“聚心堂”信访联动接待机制。做实“一门式、一站式”服务,按照“8+X”模式将综治、维稳、信访、公安、司法、人口、禁毒、特殊人群管理等8大主体功能集中配置在接待中心,安排城建、动迁、水务、劳动监察等职能部门每日轮流接待。做实“首问负责制”,综治中心(信访接待)、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城运中心(“12345”)热线,“三中心”建立“首问闭环”联动机制,由首次接待的中心负责协调跟踪其他中心落实办理,实现信息互通、办理闭环,杜绝群众诉求在部门间空转,成功化解多起矛盾。

聚自治民力,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3%
“我种菜种得好好的,她把我的菜全拔了,说要弄成水泥地皮用来停车子,还把我的胳膊打得青一块紫一块,不能这么霸道。”一名妇女在村综治中心大厅泪如雨下,举报邻居“侵占土地并对自己拳脚相加”。村综治中心随即通过乡贤理事会进行处理,在“老娘舅”的调解下,双方就医药费达成共识并握手言和。枫泾镇除乡贤理事会机制之外,还建立了道德评议会机制和村(居)民议事会机制,依托“三会”机制,汇聚民智民力,推行“乡贤+社会治理”“评议+言传身教”“协商+民事民议”。2022年全镇“三会”共受理参与矛盾纠纷化解234件,成功率达98.3%,相关工作机制成功入选上海社科院社会治理蓝皮书。
枫泾镇还将基层群众自治创新机制融入信访“家门口”服务体系,划细划小工作网格,在自然村落、埭、楼组打造“聚心驿站”,延伸服务触角。第一时间发现、化解邻里纠纷、村务监督、消费维权等各类民生问题,创建“和为贵”品牌调解工作室,通过访调对接、诉调对接第一时间介入各类纠纷化解,并对调解不和的矛盾通过诉讼“快立快审”,依法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疑难矛盾。建设“聚心驿站”以来,共解决各类矛盾纠纷问题共500余起,通过人民调解化解纠纷202起,使得基层矛盾、问题纠纷第一时间就地化解。

聚共建民智,拓展“聚心堂”综合服务功能
枫泾镇平安办负责人朱风雷表示,“正是市民的建议,让我们实现了‘房长制’的有效推进,大大提升了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水平。”
枫泾全镇23个村,出租房有2000多户。这些租客都是务工人员,流动性很大,管理短板及难题往往难以得到有效解决。2022年,通过汇总及探索,枫泾镇推出“房长制”管理模式,从“服务员”变成房长,房东不仅需要及时、如实登记好租客信息,还要按街镇村委要求做好租户的监督和日常管理。
“房长制”从人民建议中生根发芽,“房长制”的落地有效提升了出租房管理水平。人民建议征集是枫泾镇不断拓展“聚心堂”综合服务功能的具体表现之一,近年来,“聚心堂”融合信访矛盾预警排查、应急处置和人民建议征集等机制,汇聚民意、民智,将隐患消除在未起,将民主参与化为自觉。
征集民智“金点子”,凝聚人民共建意识。畅通人民建议征集渠道,在村居全覆盖设置建议征集邮箱,在文化活动中心、联勤工作站、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等人员流动较大点设置人民建议征集邮筒,常态化开展建议征集,使群众“金点子”变治理“金钥匙”。征集民智的同时听取民意,收集民意“晴雨表”,化矛盾风险于最初。建立“一周双报”滚动排查机制,更早获知不稳定因素,应早尽早化解矛盾风险。建立并常态化运作突出信访矛盾应急处置专班,整合信访、司法、公安、劳动监察等多部门力量,发现即介入、接报即动员,第一时间做好现场应急协调,将矛盾风险消除于未起或初起。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徐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