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北蔡“城中村”拔点改造:“挑灯夜战”为民“抽丝剥茧”
2023年02月15日 19:45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2月15日电(徐银)近日,北蔡镇中界、杨桥等5个村1400余户村民将陆续搬离老宅。此前的五个月内,北蔡镇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推进此次“城中村”拔点改造项目,交出了签约率99.8%的答卷。本系列聚焦镇党委政府、村庄、党员等群体,关注北蔡有史以来最大的“城中村”拔点改造项目中发生的故事。

  在中界和南新征收基地上,浦东第四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和浦东第五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的经办人员仍在忙碌。

  “比起之前挑灯夜战的日子好多了”,第四征收所负责人冯云说,“2月10日开始,村民们已经开始陆续交房搬离了。”

  在中界村,不断有村民前来办理手续,征收事务所的经办人员帮助他们结清水电、现场核对房屋位置后,驻扎北蔡的日子也即将告一段落。

  浦东第四、第五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是本次北蔡“城中村”拔点改造项目中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979产1400余户村民的材料收集汇总和内查外调。

  “去年国庆假期前后,我们就开始了内查外调工作”,第五征收所负责人施峰说,“一共是20人左右,分成了8组,基本上把整个上海都跑遍了。”

  内查外调,主要看老百姓的户籍信息和房屋信息,是人口面积认定的重要依据。首先要把老百姓交上来的材料仔细查阅一遍,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找到所有户口在册人员的轨迹信息,然后到相关单位核实。

  一个多月内,两个征收事务所共派出19组人员,完成了1400余户近5000名户籍在册人员的轨迹信息核实,最远跑到了江苏连云港,最多的户籍信息前后迁入迁出了5次。

  “那段日子没日没夜在跑,有些情况复杂的,一天下来一户都跑不完”,第五征收所经办人吴智勇回忆道。

  潘姚有户村民便是吴智勇提到的情况,件袋里涉及到了徐汇区田林街道的两处房产信息,而吴智勇要做的,就是到对应的物业公司,找到其取得房产的原始材料,以此来证明是否享受过其他福利分房。

  当天一早,吴智勇和曹俊一组,凭介绍信来到了田林十村的物业公司,物业表示找不到相关的基础信息。于是,俩人找到了街道房管部门,根据当时的疫情防控要求,俩人因没有提前预约未能进入查询。“我们只好返回之前的物业公司,询问了他们的上级公司,这时已经是中午了”,吴智勇说,“饭也没来得及吃,就匆匆赶到了位于长宁区古北附近的上级公司。”核实完信息已是下午3点,最后核实下来他曾经与父母一起享受过福利分房。

  为了确保政策口径的统一公正,经办人员们要核实的不仅仅是表面信息,还必须“抽丝剥茧”“刨根问底”,找到最原始的信息。

  “就比如说,有村民把奶奶的房子买了下来,表面上看是买卖取得,但是再往上看一步,发现他和奶奶曾经同是福利分房的受益人。”吴智勇解释道,“我们严格根据政策口径来执行,也是为了确保老百姓的利益。”

  除了能查询到原始材料的,还有少数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基础材料缺失的,“这种情况可能要跑三四家公司,老公司如果变更了,就找托管公司,总要想办法找到。”吴智勇说。

  就这样,两个征收事务所在北蔡度过了挑灯夜战的半年。白天,他们奔波在上海的各个区域,查阅档案、核实信息;晚上,他们踏着星光回到基地,整理着一天的“战果”,准备好第二天的材料,迎接新的挑战。(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徐银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