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6日电(徐银)在北蔡镇的莲溪地区,聚集着大量老公房,许多小区已有约30年房龄,居住着不少浦西动迁过来的居民,而位于北中路的莲溪菜市场也作为服务周边居民的配套服务应时而生。2022年下半年,30岁“高龄”的莲溪菜市场经过3个月的改造迎来华丽变身。

新的市场大门整洁、大气,新名称为“莲溪市集”。两边的门面和中间的岛台形式摊位一字排开,从南面的北中路一直到北面的莲园路,市集里不仅有常规的蔬菜、肉类、水产等摊位,还有配锁、修补、小百货等生活服务以及早餐、鲜花的经营店铺,基本生活需求几乎一应俱全。此外,市集更暖心地安排了自产自销区,提供给本地农户销售自家种植的蔬菜。
而如何做好市场的常态长效管理,提升市场的文明软实力,北蔡镇和市场管理方莲溪物业一起研究了起来。

市场内,地面、柜面整修一新,亮证亮照公示牌统一制作,经营信息更透明、整齐、规范,统一制作的鱼缸既美观又避免了过道地面湿滑现象。
“我们十分珍惜市场改造的成果,跟摊主提前‘约法三章’,从机制上保障公共安全、环境卫生等,同时通过加强管理和相互监督,形成文明有序的氛围。”莲溪市集经理赵建明介绍。
另一方面,市场还给予了摊主们充分的“自主管理权”。“作为市场的一员,除了简单的租赁关系,我们还呼吁摊主们参与到市场的管理中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把市场当成自己家来看待,有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市场就好管理了!”赵建明说道。
为使居民买菜更舒心、放心、便捷,营造一个安全、卫生、规范的市场环境,市场内146个摊、铺位及店面的摊主,都签订了文明承诺书,不论是蔬菜、肉类、水产,还是乳制品、豆制品、百货,都能做到门前整洁干净,不乱堆乱放、不出脚出线。
饭碗虽小,却盛着民意;菜篮不大,却连着民心。每天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既是居民生活的“菜篮子”,更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
在浦东奋力创建文明典范城区之际,北蔡镇将继续立足民生实际,贴合民意需求,把菜市场打造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最近,我们对市场门口的非机动车停放加强了管理,”赵建明说,“北中路的大门经常停满了车,也希望周边老百姓理解配合,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徐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