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用好城市治理的“绣花针”
2023年11月17日 15:13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7日电(徐银)作为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系列活动之一,以“匠心雕琢,品质焕新”为主题的2023“上海-东京”中日城市管理精细化研讨会近期成功举办。该研讨会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并得到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中日双方专家学者就“重点区域环境品质提升”“城站一体的地下空间建设”“区段基础设施年轻化”等主题,进行了研究汇报及深入探讨,为如何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提供真知灼见。

 

 

精细化治理聚焦急难愁盼

  城市精细化治理是上海走向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路径,也是奉贤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的方向及重点。奉贤如何用好这枚“绣花针”?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田哲介绍,在一网统管的平台建设、推进特色应用场景建设、搭建村居数字基座、打造一网通办的品牌服务等方面,奉贤正在全面深化推进。其中,奉贤已在全市首创政策补贴免申即享,开通了主动提醒和免申服务,实现从精准推送到精准兑现。

  在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上,奉贤通过创建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区,建设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针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在全市首推沪惠保等措施,营造出包容友好和谐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的包容度。

  精细化治理更聚焦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载体,奉贤开展问需求计的调研行动,将人民的需求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实施项目清单,目前已完成30余座街心花园的改造,形成不同特色的口袋公园。此外,奉贤还积极推进共享错时停车和共享厕所两大策略,新增共享停车点29处,共享停车泊位1060个,与沿街的店铺和政府机关协商,把可以开放的厕所对外共享,并设置共享厕所的标识,让人民群众在外如厕更方便。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田哲

  大阪市副市长高桥徹通过视频连线参会,讲述了面临快速高龄化及市民的价值观多样化大背景下,大阪市着力打造健康医疗关联产业,加强吸引国外游客的能力,发展培养增长型支柱产业。他提出,根据要引进的城市功能设定开发项目,可邀请民间开发商开发市属土地,并根据商业情况放宽容积率等规定,引导民间开发,推进城市发展战略。

  2025年,世界博览会将在大阪举办,这对于大阪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桥徹介绍,大阪世博会将以生命为主题,向参观者提出如何在成熟的社会中生活的问题,以及尖端技术的应用与挑战。其中,基于人工智能的多语言翻译系统、参观预约及交通推荐系统、全自动驾驶接驳巴士、“飞行汽车”等高新科技产品均将在2025年世博会上与来自全球的参观者见面。

 

 

大阪市副市长高桥徹

  地上地下“一盘棋”

  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管理是提升城市品质、助力城市更新的重要突破口。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可央结合上海徐汇西岸传媒港地下整体开发实践,分享在高密度和快速化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地下空间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实战经验。

  西岸传媒港以文化传媒为功能定位,设立产业集聚、高效低碳、开放共享的建设目标,实施规模约100万平方米。和常规以地块为边界的开发模式不同,西岸传媒港创新性地采用了地上和地下分开出让,地下整体开发,地上地下一体化建设的模式,用“一盘棋”提高整个轨道交通对整体地下空间使用效率的带动作用,发挥整个地区所有的资源优势布局。

  现在,从地铁站出站,乘客可以通过敞开式的地下商业街风雨无阻从地铁站直达每一幢办公楼,也可以到达滨江,欣赏宜人风景。通过地下环路的设置,西岸传媒港有效改善了地面交通的阻滞,行人被引入地下,路面的通行效率便提高了。而且常规九个地块一共要设18个出入口,而今则缩减到了10个,地下一共设有5200个停车位,通过一体化的管理,实现了整个资源的最优配置。

  而在应对多主体带来的运营挑战时,西岸传媒港专门建立了一体化的运营平台体系,针对城市管理、物业管理和资产管理,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整体管理系统,目标是通过协作共治实现使用效率的提高,优化整个区域的环境品质。

 

 

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可央

  日本地域地盘环境研究所所长桥本正则分享了各种深度下最新的地下空间建设理念与技术。“建筑大深度的地下空间时,我们要确保它向浅层及地面能够有非常便利的通行路线,提高地下空间的宜居性,完善采光条件和绿地,构建热闹的活动商业场所。地下空间也可以作为发生灾害时的物资储备场所来充分应用。将地下的空间网络化可以防止洪灾等受灾情况的扩大,应当考虑增设防洪挡水板等防灾措施。”

 

 

日本地域地盘环境研究所所长桥本正

  以人为本的道路“年轻化”改造

  实现城市更新行动,强调城市发展模式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与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这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上海隧道股份城市运营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滕丽,以上海内环高架年轻化实践为例,阐述了数字赋能上海城市快速路运营管理与品质提升的技术路径与创新模式。

  上海的内环高架被称为“中国高架第一环”,其浦西段于1994年全线通车,至今已近30年。滕丽透露,最早内环高架的设计年限是50年,“现在可以说步入中年,就像人的身体一样,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然而,作为申城的交通要道,内环高架不可能像东京的一些城市快速路那样实现十多天的封闭施工,这就给内环高架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安全地完成施工,并尽可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2022年8月25日正式施工的四平路到政本路段的“年轻化”改造为例,在智能化系统的保障和运维下,此次施工不仅完成了桥梁整体及防撞墙的更换及其他加固修复工作,还创新使用新型环保降噪的伸缩缝,使高架整体噪音分贝降低了6%—8%。在此基础上,还解决了一些管线通道、设备感知、供电、通信、绿色喷淋、景观等问题。而这场“大修”仅用时67天,且主要是利用晚上和周末作业,尽可能地降低了对申城交通的影响。

  滕丽表示,在城市快速路的年轻化实践上,中国在技术上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今后更需要在理念上进行提升。比如,实现车道级的智能采集与管控,围绕事件快速识别和高效处置;在感知技术上进行智慧升级,除了路面平整度及病害情况的检测,更要提升道路韧性;在快速路的绿色、减碳上进行更多探索;提升高架景观,打造更丰富的桥下公共空间等。“可以说,高架的年轻化从原本更多关注设施、硬件,到如今聚焦高架使用者的需求和体验,是一项以人为本、提升城市温度的工作”。

 

 

上海隧道股份城市运营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滕丽

 

 

日本阪神高速路株式会社技术部高级专家兼国际担当部长川上顺子

  日本阪神高速路株式会社技术部高级专家兼国际担当部长川上顺子,围绕阪神高速道路的大规模维修工程进行了分享。她介绍,日本高速路的全封闭式维修,施工周期是短的,但是前期的准备时间是非常长的。要和交通部门以及交警等相关机构进行协商,要预测交通混乱及拥堵的情况,要和周围居民进行沟通、谋求合作等,最终建立起各方紧密的、相互信赖的关系。如果施工现场发生问题,则会及时对问题进行总结,将经验与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分享,并且在后面的施工作业指导书上进行充分的反映,并传承下去,让之后每一次高速路的施工,都能够借鉴过往的失败经验,以免重蹈覆辙。(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徐银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