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28日电(缪璐 娄瀚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慢性病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探索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慢病管理领域的特色路径与创新模式,2025年11月22日下午,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以下简称“中国非公医协”)、中国非公医协慢性病管理分会主办,上海嘉华医院承办的中国非公医协慢性病管理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上海隆重召开。
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上海嘉华医院以专业的办会能力、完善的医疗设施与深厚的慢病管理实践积淀,为全国150余名行业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会议正式启幕前,与会领导、专家一行率先前往上海嘉华医院开展实地参观调研,深入了解医院在慢病诊疗、康复护理等领域的实践情况。在医院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团先后走访了中医馆、HDU病房、门诊胃肠镜中心、体检中心及住院部等核心区域,详细考察了医院的诊疗环境、设备配置、服务流程以及多学科协作机制。
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规范的诊疗操作以及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得到了参观领导与专家的一致认可。
梁晓峰教授指出:上海嘉华医院作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代表,在慢病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服务模式与社区医养结合网络的构建,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样本。此次实地参观让我们对非公医疗机构在慢病防控中的作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期待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凝聚行业智慧,推动非公医疗体系在慢病防治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非公医协慢性病管理分会会长、暨南大学梁晓峰教授以《中国慢性病流行及控制》为主题,拉开了学术报告的序幕。他系统梳理了我国主要慢性病的流行趋势、疾病负担变化以及近十年防控成效,通过详实的数据图表,深刻剖析了当前面临的关键挑战与未来防控重点,为与会者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国情地图”,奠定了整场会议“立足现状、面向未来”的基调。
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上海嘉华医院马超院长作了《砥砺前行筑医魂、深耕慢病护民生——从建院筑基到特色发展》的精彩报告。他深情回顾了嘉华医院近二十年来在慢病管理领域的成长之路,详细分享了医院在构建“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服务模式、拓展社区医养结合网络以及打造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特色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为同行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有温度的慢病管理实践样本。
本次学术会议由上海嘉华医院全程承办,会议内容覆盖“宏观政策-技术赋能-医院实践-前沿科技-支付保障”全链条,为全国非公医疗机构慢病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慢性病管理领域进入了协同发展、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对上海嘉华医院而言,承办此次高规格学术会议,既是对医院近二十年在慢病管理领域深耕不辍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有力推动。
通过系统展示在“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模式、中西医结合特色、多学科协作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上海嘉华医院生动诠释了非公医疗在慢病防控体系建设中的独特价值。医院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慢病管理服务内涵,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创新,将会议成果转化为提升服务品质的具体行动,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区域慢病综合防控水平提升贡献更多“嘉华智慧”和“嘉华力量”。(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